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
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白话文翻译:
宿鸟在前面的树林中鸣叫,晨光照耀着东边的房屋。
铜炉里添上了早晨的香气,纱笼下的残烛也已熄灭。
头脑渐渐清醒,微风稍微减弱,眼睛也感到刚刚得到了充足的休息。
坐起身来却没有什么思绪,叩齿数了三十六下。
用什么来解乏呢?只是一碗云母粥。
注释:
- 宿鸟:夜晚栖息的鸟,早上开始活动。
- 铜炉:用铜制成的香炉。
- 纱笼:用纱布做的窗帘或罩子。
- 叩齿:咬牙,通常表示无聊或思绪不集中。
- 云母粥:一种清淡的粥,象征简单的饮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晨兴》写于白居易晚年的一个清晨,表现了诗人在晨起时的状态与思考。诗中描绘了自然的清晨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感受,反映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对清淡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晨兴》是一首描写清晨景象的诗,字句简练而意境深远。诗的开头通过“宿鸟动前林”和“晨光上东屋”引入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接着,诗人以“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展现了生活的细节,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通过“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描绘了自己刚刚醒来的状态,接着通过“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流露出一种轻微的无聊与思绪的空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最后一句“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不仅点明了诗人的清淡饮食,也隐喻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清新、自然的意境,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平和的渴望,体现出唐代人文精神的高尚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宿鸟动前林:描绘清晨鸟儿在树林里鸣叫,生动展现了一幅早晨生机勃勃的画面。
- 晨光上东屋:晨光照耀着东边的房屋,营造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氛围。
- 铜炉添早香:在清晨点燃香炉,增添了早晨的氛围,显示出诗人的生活情趣。
- 纱笼灭残烛:纱笼下的烛光已经熄灭,暗示着夜晚的结束与新一天的开始。
- 头醒风稍愈:诗人慢慢清醒,感受到清晨的微风,表现出一种舒适的状态。
- 眼饱睡初足:经过一夜的休息,眼睛感到满足,暗示着生理上的舒适。
- 起坐兀无思:起身后却没有多少思绪,反映出一种平淡无奇的生活状态。
- 叩齿三十六:因无聊而叩齿,表现诗人内心的空虚与无所事事。
- 何以解宿斋:提问自己用什么来解乏,流露出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 一杯云母粥:简单的一碗粥,既是对平淡生活的接受,也是自我安慰的方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字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宿鸟”“晨光”“铜炉”“云母粥”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 比喻:通过“云母粥”象征清淡生活,隐喻追求内心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平和态度,追求简单与宁静,反映了他在清晨时分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宿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灵动。
- 晨光: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铜炉:代表着人情味和生活的仪式感。
- 云母粥:象征简朴与平淡的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情境,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生活哲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清晨景象有哪些? A. 鸟鸣、晨光
B. 雨声、雷电
C. 夜色、星辰 -
诗人用什么来解乏? A. 酒
B. 云母粥
C. 水果 -
诗中“何以解宿斋”的意思是? A. 如何解乏
B. 如何用餐
C. 如何睡觉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的《晨兴》与王维的《鹿柴》,两者皆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