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1-08 02:4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刘敏中 〔元代〕
莫相疑爱石如许,流形我亦随寓。
神麇更有神麇在,照影几烦清滏。
山下路。还记得当时射虎人曾误。
如今文府。但日永闲阶,香凝燕寝,云岫翳还吐。
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
依稀老眼如雾。品题好刻奇章字,嗟尔赏音难遇。
如砥柱。应笑我心,更欲谁安住。
茶余客去,相对静无言,悠然意会,一阵北窗雨。
白话文翻译:
不要怀疑我对石头的热爱,它的流动形态也让我随之寄寓。神奇的麒麟还有另一只在,照映的影子多少烦扰了清澈的滏水。山下的路,我还记得曾经有个射虎的人曾经误了目标。如今我在文雅的府邸中,日子悠长安静,香气弥漫在燕子栖息的寝室,云雾缭绕又再吐露。崔嵬的山峰高耸,想要飞升仙界。模糊中,老眼如雾。品味题字和奇妙的章法,感叹你的音调难得遇见。就像砥柱。我应该笑自己,更想安住于谁的心中。茶余饭后,客人离去,静静面对无言,悠然自得,窗外北风细雨。
注释:
- 莫相疑:不要怀疑。
- 爱石如许:对石头的热爱如此之深。
- 流形:流动的形态。
- 神麇:神奇的麒麟,传说中的瑞兽。
- 山下路:山脚下的路。
- 文府:文雅的府邸。
- 闲阶:悠闲的台阶。
- 云岫翳:云雾缭绕的山峰。
- 崔嵬:指高耸的山峰。
- 飞仙骞翥:想要飞升成仙,翱翔于空中。
- 悠然意会:心中自有一种悠闲的领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敏中,元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以自然为寄托,通过描写山水和日常生活,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摸鱼儿》是一首通过自然景物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词作。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几句以对石头的热爱引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接下来,通过对神麒麟和清滏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显示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山下路”这一句展现了回忆的情感,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射虎人,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面的描述则带有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态,诗人生活于文雅的环境中,享受着清闲的时光。
结尾部分,诗人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的反思,尽管外在环境优美,但内心却依然在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相疑爱石如许,流形我亦随寓:强调对石头的热爱并不被怀疑,随之而来的情感寄托。
- 神麇更有神麇在,照影几烦清滏:描写神奇的麒麟,反映出一种美好的幻想。
- 山下路。还记得当时射虎人曾误:追忆往昔,感慨时间的流逝。
- 如今文府。但日永闲阶:现在生活安逸,享受宁静的时光。
- 香凝燕寝,云岫翳还吐:描绘生活环境的美好,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渴望超脱尘世,追求更高的境界。
- 依稀老眼如雾:模糊的视野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品题好刻奇章字,嗟尔赏音难遇: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感慨。
- 如砥柱。应笑我心,更欲谁安住:自嘲的心态,反映了内心的迷茫。
- 茶余客去,相对静无言,悠然意会,一阵北窗雨:宁静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一种淡泊和安宁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神麇”比喻美好的事物。
- 对仗:如“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表现出诗的音韵美。
- 拟人:如“香凝燕寝”,赋予环境以人的特征,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象征坚韧和永恒,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麒麟:代表美好和吉祥,寄托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山水:象征宁静与安逸,反映内心的平和。
- 北窗雨:象征孤寂和静谧,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神麇”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美好的事物
- C. 诗人的朋友
- D. 历史人物
-
“莫相疑爱石如许”中的“石”主要象征什么?
- A. 耐心
- B. 爱情
- C. 坚韧
- D. 财富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 A. 忧虑
- B. 悲伤
- C. 淡泊
- D. 激动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 - 李清照
- 《如梦令》 - 李清照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 《声声慢》与《摸鱼儿》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前者着重于情感的哀愁,后者更多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全集》
- 《古典诗词欣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