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时间: 2025-01-06 14:45: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作者: 孙吴会 〔宋代〕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
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
沈别浦。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
晨钟暮鼓。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
寄奴今寄何所。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颉颃吞吐。
霜月古。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圃。
掀髯起舞。看羱伏苍苔,龙吟翠葆,天籁奏韶舞。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境展现了秋日的萧瑟,窗户中映入宽广的秋影,长江的水流淌入酒席。天空的深蓝围绕着低矮的群山,斜阳下的鸿雁堪堪可数。
在沉寂的别浦上,只能望断烟雾弥漫的平楚。晨钟暮鼓敲响,算是触景生情的惆怅,关乎他人的事情,倚窗听那船桨的鸣响。
英雄的遗恨,换来的只是一纸名存北府。寄奴如今又寄于何处?西风依旧,潮水来去,山海间的交汇吞吐不息。
霜月依旧,耐得住寒冷的陪伴,我在瑶芝的园中。
掀起胡须起舞,望那羱羊伏在苍苔上,龙吟声在翠绿的树叶间,天籁之音奏响韶乐的舞曲。
注释:
- 八窗:指楼阁的窗户,形成宽广的视野。
- 尊俎:古代酒器和祭祀用的桌子,暗示酒席。
- 绀碧:深蓝色,形容天空的颜色。
- 斜日去鸿:夕阳西下,鸿雁飞去,表达孤寂感。
- 沈别浦:别浦指水边,沈字传达沉静的氛围。
- 晨钟暮鼓:象征时间的流逝,常用来表达禅意。
- 寄奴:历史上指某种身份的人,表达对英雄的惋惜和对现状的迷茫。
- 霜月:指秋冬之交,象征寒冷。
- 掀髯起舞:指豪放的态度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吴会,宋代诗人,作品常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甘露寺多景楼,期间诗人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表达对人生无常与历史英雄的思考。
诗歌鉴赏:
《摸鱼儿》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细腻的意象,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开篇以“八窗空展宽秋影”引入,营造出一种宽广而空旷的氛围,立刻引起读者的共鸣。长江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尽流逝,诗人通过“尊俎”与“晨钟暮鼓”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惆怅。
接下来,诗人通过“英雄恨”提及历史人物,反映出对英雄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寄托出对英雄命运的无奈与感伤。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自然为背景,提及“霜月古”的意象,表现了对生命的接受与对岁月的感悟,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与自然的描绘中,交织着对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八窗空展宽秋影”:宽广的视野中映出秋天的影子,表现出空旷与寂静。
- “长江流入尊俎”:长江的水流淌入酒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饮酒赋诗的情景。
- “天围绀碧低群岫”:天空的深蓝色包围着群山,描绘出自然的壮丽。
- “斜日去鸿堪数”:夕阳西下,鸿雁渐去,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 “沈别浦”:描绘出水边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
- “晨钟暮鼓”:代表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触动诗人的情感。
-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指对历史英雄的惋惜,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 “寄奴今寄何所”:反思个人的归宿,展示迷茫。
- “西风依旧潮来去”:自然的潮起潮落与人事变迁相互映照。
- “掀髯起舞”: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的态度。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意象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生动形象,情感真挚。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时间流逝、人生感悟以及对英雄的怀念,展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意象分析:
- 长江:象征时间的流逝,代表着生命的无尽。
- 秋影:体现自然的变化,传达出孤独感。
- 晨钟暮鼓:象征时间的流动,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 英雄:反映出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理想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八窗空展宽秋影”意在描绘什么?
- A. 窗户的设计
- B. 秋天的景色
- C. 人的心情
-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中提到的英雄指的是什么?
- A. 历史人物
- B. 诗人自己
- C. 朋友
-
诗中“晨钟暮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伤感
- C. 忧愁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摸鱼儿》均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注重豪情壮志,后者则更显细腻与忧伤。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饮酒作乐,表达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而《摸鱼儿》则在自然景观中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