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时间: 2024-10-23 21:4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作者:王恽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秋风倦客,一杯情话,为君倾倒。
回首燕山,月明庭树,两枝乌绕。
正情驰魏阙,空书怪事,心胆堕,伤殷浩。
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
沧浪渔父,归来惊笑,灵均枯槁。
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恨黄尘障尺,西山远目,送斜阳鸟。
白话文翻译:
当年在紫禁城的烟花之下,我们相遇,却遗憾彼此不曾早知音。
秋风萧瑟,旅人疲惫,我愿为你倾倒一杯情话。
回首燕山,明月照耀着庭院的树木,乌鸦在两枝间盘旋。
正当思绪驰骋在魏阙,空写下奇怪的事情,心中胆怯,悲伤滔滔。
祸福无常,问古今有多少人能看透这一切。
沧浪的渔父归来时,惊笑着,灵均已然枯槁。
在淇南偶遇,岁寒之时,独自怀念故人情怀。
恨那黄尘遮住了视线,西山遥远,我送走斜阳和归鸟。
注释:
- 紫禁烟花:指的是皇宫内的华丽景象,象征繁华与美好。
- 相逢恨不知音早:相遇却感到遗憾,未能早早识得彼此的情谊。
- 秋风倦客:秋风萧瑟,旅人疲惫。
- 魏阙:古代魏国的宫殿,象征权力中心。
- 沧浪渔父:出自《庄子》,形容隐士或游子,代表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黄尘障尺:意指黄土尘埃遮蔽视线,象征世事繁杂和阻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元代初期,著有诗文与词作,以其清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是王恽送别友人的诗作,焦和即将赴西夏行省,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诗歌鉴赏:
这首《水龙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惆怅。开篇以“紫禁烟花”引入,象征着繁华背后的孤独与遗憾,紧接着通过“秋风倦客”展示旅途的疲惫与思绪的纷乱,生动地表现了离别时的愁苦。回首燕山的明月与庭树,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
“正情驰魏阙,空书怪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似乎在问世间有多少人能够看透人生的祸福。接着,以“沧浪渔父”引入对生活态度的思考,隐喻着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命运的无常。最后,诗人以“恨黄尘障尺”结尾,再次强调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年紫禁烟花:提及过去的美好时光,暗含对往昔的怀念。
- 相逢恨不知音早:与友人相遇却感到遗憾,未能早早识得彼此的情谊。
- 秋风倦客: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旅行者的疲惫,暗示离别的氛围。
- 一杯情话,为君倾倒: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希望倾诉心中的情感。
- 回首燕山:象征着归念与思乡之情。
- 正情驰魏阙:表现出对历史与命运的思索,感慨人生的无常。
- 沧浪渔父:引入隐士的形象,象征对世俗的超脱。
- 恨黄尘障尺: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禁烟花”象征繁华的生活。
- 拟人:如“秋风倦客”,描绘出秋风带来的情感。
- 对仗:如“月明庭树,两枝乌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离别时的惆怅,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辩思,展现了人世间的复杂与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禁烟花:象征繁华与美好,暗含对往昔的怀念。
- 秋风:象征萧瑟与离别的气氛。
- 燕山:代表了思乡情怀与自然的美。
- 沧浪渔父:象征隐士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 黄尘:象征世事的繁杂与阻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恽
- C. 杜甫
- D. 苏轼
-
“秋风倦客”中的“倦”字是什么意思?
- A. 疲倦
- B. 快乐
- C. 疲惫
- D. 伤心
-
诗中提到的“沧浪渔父”象征什么?
- A. 名利
- B. 隐士生活
- C. 旅行
- D. 战斗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恽的《水龙吟》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深情,但王恽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而王勃的则更注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