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时间: 2025-01-06 09:3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草池塘,古槐庭院,梦余暗数归程。怎江干别后,任柳眼遥青。视天际风云渐敛,笑谈樽俎,无预销兵。是谁来,三弄梅花,吹落孤城。寄心北国,甚衰年白发还惊。况月下怀人,灯前忆女,依旧悬情。此日又传消息,低徊处断续箫声。纵东南重问,栖栖何奈苍生。
白话文翻译
在芳草和池塘边,古槐树下的庭院里,梦中我暗自计算着归程。自从在江边分别后,任凭柳树的嫩芽遥远的青色。看天际的风云渐渐散去,微笑谈论酒宴,没有什么可以消愁的。是谁在这里,三次吹奏梅花的曲调,吹落了孤城的孤寂。把我的心寄托在北国,连衰老的年岁和白发都让我惊惧。更何况在月下思念的人,在灯前忆起那位女子,情感依旧挂念。这一天又传来消息,低徊处传来的断续箫声。即使在东南重问,我又能如何面对苍生的无奈。
注释
- 芳草:形容春天生机盎然的草地。
- 池塘:水面清澈的池塘,象征着宁静。
- 古槐:古老的槐树,象征着历史和记忆。
- 梦余:梦醒之后,意指离别后的思念。
- 柳眼:柳树的新芽,形象柔美,象征春天的到来。
- 樽俎:酒杯和饭桌,象征宴席和欢聚。
- 三弄梅花:指梅花的曲调,表现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低徊:意为徘徊,象征对往事的回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松鹤,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风多受古典影响,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回忆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扬州慢》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的古诗。开篇通过描绘芳草池塘和古槐庭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场景。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离别的惆怅,他在梦中暗自计算着归程,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思念的深切。诗中“怎江干别后,任柳眼遥青”一句,展现了分离后的孤独与无助。
随着诗情的发展,作者转向对现实的思考,提到“笑谈樽俎,无预销兵”,暗示着在欢聚的表象下,内心却有着难以言说的忧虑。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寄心北国,甚衰年白发还惊”,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最后几句则通过箫声的断续和对苍生的无奈之问,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筑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头的“芳草池塘,古槐庭院”描绘出一个恬静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怎江干别后,任柳眼遥青”则表达了对分离的无奈与对春天的期待。
- “视天际风云渐敛”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
- “是谁来,三弄梅花,吹落孤城”通过音乐意象传达对孤独的感受。
- “寄心北国,甚衰年白发还惊”则体现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 “况月下怀人,灯前忆女”展示了作者对爱与思念的执着。
- 结尾的“纵东南重问,栖栖何奈苍生”则是对人世无常的深刻感慨。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柳眼遥青”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表现春天的生机。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思与对故乡的眷恋,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芳草:象征着青春和生机。
- 古槐:象征着历史和记忆。
- 柳眼: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新生。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孤独。
- 箫声: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抒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芳草池塘”意在表达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夏天的炎热
C. 冬天的寒冷
D. 秋天的落叶 -
“寄心北国”中“北国”指代的是? A. 北方的故乡
B. 北方的朋友
C. 北方的风景
D. 北方的城市 -
诗的结尾“栖栖何奈苍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黄松鹤的《扬州慢》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黄松鹤更注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和对月亮的寄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名篇解析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