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哀汶川》
时间: 2025-01-08 01:41: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哀汶川
作者: 魏新河 〔当代〕
痛哭神州,西南际陆沉天坼。
君不见道崩城没,石飞江立。
谁去纵勘青史血,我来横下苍生泣。
见王师十万指狂尘,中肠迫。
安和乐,衣共食。
职与俸,车兼宅。
是哀哀父母,岁时供给。
列国或开悲悯眼,此邦不折艰危脊。
正千家野哭压吾庐,忧端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汶川地震的深切哀痛与对故土的忧虑。诗中描绘了神州大地的悲惨景象,西南地区遭遇了大地震,天崩地裂,城市和道路被毁,河流中的石块飞起。面对历史的血泪,诗人感到无奈与愤慨,指责那些无能为力的历史学者。诗中也提到国家的军队在灾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人民的安乐生活被打破,父母的辛劳供给也变得无能为力。国际的悲悯目光投向这片土地,但在艰难中仍然屹立不倒。最终,千家万户的哭泣声压得诗人心头沉重,忧愁汇聚在一起。
注释:
- 神州:指中国,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 际陆沉天坼:形容大地震造成的严重后果,土地沉陷,天空裂开。
- 道崩城没:道路崩塌,城市被毁。
- 纵勘青史血:指沉重的历史教训,对历史的考证和反思。
- 王师:指国家的军队。
- 安和乐:安定和快乐的生活。
- 哀哀父母:父母的辛苦与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新河,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风格深刻且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灾难的哀悼与对生命的关切,反映了社会对灾难的集体悲痛。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哀汶川》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愤慨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痛哭的语气,展现了对故土的深切关怀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开篇的“痛哭神州”,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悲痛,紧接着的“西南际陆沉天坼”,则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展现了汶川地震的惨烈场景,令人难以忘怀。
诗中对历史的反思与责任的追问更是增添了深度。诗人质疑谁能真正记录这场灾难带来的痛苦,历史是否能够承载这些血泪?在这场浩劫中,人民的安乐生活被无情打破,父母的辛劳供给也显得无力。在社会动荡与巨大痛苦面前,诗人不仅关注个人的命运,更关心整个民族的未来。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厚重,既有对灾难的控诉,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文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歌的律动感,使得悲痛的情感更加鲜明。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感受与民族的悲痛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深刻体会到那一刻的震撼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痛哭神州: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悲痛。
- 西南际陆沉天坼:形容汶川地区遭遇的严重灾害。
- 君不见道崩城没,石飞江立:描绘了城市毁灭的惨状。
- 谁去纵勘青史血,我来横下苍生泣:质疑历史是否能真实记录这些痛苦。
- 见王师十万指狂尘,中肠迫:军队无能为力,隐喻国家的无奈。
- 安和乐,衣共食:幸福安宁的生活被打破。
- 列国或开悲悯眼,此邦不折艰危脊:外界的同情与本国的坚韧。
- 正千家野哭压吾庐,忧端集:千家万户的哭泣压得诗人心头沉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安和乐,衣共食”,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使用“神州”、“苍生”等词汇,突出悲痛的广泛性与深刻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汶川地震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痛苦感受,呼唤社会对生命与人性的关怀,反映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州:象征祖国,承载着人民的希望与痛苦。
- 西南:特指汶川,地震发生的地点,代表着人灾的中心。
- 苍生:象征普通百姓,体现了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与同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道崩城没”所指的是什么?
- A. 城市的繁华
- B. 灾难带来的毁灭
- C. 道路的修建
-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 A. 感到无奈
- B. 充满信心
- C. 漠不关心
-
诗中提到的“王师”指的是什么?
- A. 国家军队
- B. 历史学者
- C. 外国援助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满江红》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战争带来的苦痛,而后者聚焦于自然灾害的悲惨后果。两者都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参考资料:
- 魏新河的诗集
- 关于汶川地震的相关书籍与论文
- 现代诗歌研究的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