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回》

时间: 2025-01-21 23:47:17

两行老柏参天翠,银烛青骢御史回。

深夜酒阑人散后,独留明月照霜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两行老柏参天翠,
银烛青骢御史回。
深夜酒阑人散后,
独留明月照霜台。

白话文翻译:

两行高大的老柏树直插天空,
银色的蜡烛和青色的马车将御史送回。
深夜酒席结束,人们已纷纷散去,
只留下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霜冷的台阶。

注释:

  • 老柏:指年老的柏树,象征长寿、坚韧。
  • 参天翠:形容树木高大,色彩鲜绿。
  • 银烛:指银色的蜡烛,烛光闪烁,象征温暖的气氛。
  • 青骢:指青色的马,通常用于描述马的高贵与优雅。
  •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和纠正官员的违法行为。
  • 酒阑:酒席结束,表示饮酒已尽。
  • 霜台:台阶上结霜,暗示天气寒冷,象征孤独与清冷。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御史”反映了古代官员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萨都剌,元代诗人,字子华,号青山。出身于游牧民族,后来归入汉族,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宴回》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宴席后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反映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宴回》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诗人在描绘宴会后静谧的夜景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开头的“两行老柏参天翠”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还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坚韧。接下来的“银烛青骢御史回”则通过御史的回归,勾勒出宴席的热闹与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深夜酒阑人散后,独留明月照霜台”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月光的清冷与台阶的霜寒,象征着孤独与寂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两行老柏参天翠:描绘高大的柏树,象征着生命力与坚韧。
    • 银烛青骢御史回:表现宴席的热闹与离别的瞬间,传递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冷清的氛围。
    • 深夜酒阑人散后:点明宴会结束,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独留明月照霜台:月光的照耀与霜台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孤独与冷静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柏”与“银烛”,“人散”与“明月”,形成音韵和谐的对比。
    • 意象:老柏、银烛、青骢、明月、霜台等意象交织,构建出诗的丰富层次。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宴席后的静谧,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分析:

  • 老柏:象征着长久与坚韧,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 银烛:象征温暖与光明,烘托出热闹的场面。
  • 青骢:象征高贵与优雅,暗示宴席上的风雅。
  • 明月:象征孤独与清冷,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感慨。
  • 霜台:象征冷清与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宴回》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什么? a) 冷清
    b) 温暖
    c) 悲伤
    d) 喜悦

  3. “独留明月照霜台”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热闹
    d) 忘却

答案:

  1. c) 元代
  2. b) 温暖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月夜情景,反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光引发的思念,表现亲情与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