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
时间: 2025-01-14 02:3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叶泣寒螀。霜天警雁行。倚朱楼遥望神伤。信美河山非故土,云掩处,是家乡。落日下蒹塘。秋声更断肠。邈伊人今在何方。最忆翠稀红减日,明月底,曲栏旁。
白话文翻译:
露水在叶上泪滴般低垂,寒意中蟋蟀悲鸣。霜天如警报般传来雁阵飞行的消息。我倚靠着朱红色的楼阁,远望着心中无尽的伤感。美丽的河山虽然迷人,却不是我出生之地,那云雾笼罩的地方,才是我真正的家乡。夕阳西下,蒹葭塘边,秋风声更是让我感到心痛。远方的那位伊人如今身在何处?最让我怀念的是那翠绿稀疏、红色渐减的日子,明亮的月光下,在曲折的栏杆旁。
注释:
- 露叶:露水滴在叶子上,象征清晨的寒意。
- 寒螀:寒冷的环境中,蟋蟀发出的悲鸣声,寓意凄凉。
- 朱楼:红色的楼阁,象征着高远的思念空间。
- 神伤:心情忧伤、沉重。
- 信美河山:即便河山美丽,但并不是故乡,体现了对故土的思念。
- 蒹塘:指芦苇生长的地方,常用来象征孤独与惆怅。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割。
- 翠稀红减日:描绘秋天的景象,绿叶减少,红花凋零,暗示时光流逝,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未淳(1866-1933),字仲衡,号庵山,近现代著名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常表现对故乡的思恋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南楼令》写于吴未淳晚年,正值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情感深沉且复杂,反映出他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南楼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的开头,露水和寒螀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紧接着霜天和雁行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作者倚靠朱楼,遥望远方,情感在无限的思念中愈加沉重,体现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诗中提到的“信美河山非故土”,既是对美丽山河的赞美,又是一种无奈的叹息。虽然外面的世界再美,却无法替代自己内心对故乡的眷恋。而“落日下蒹塘”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悲伤的情绪,蒹葭的孤寂与秋声的断肠,共鸣着人们对逝去时光的哀悼。
最后,诗人对伊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揭示了人生中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透出浓浓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而细腻,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叶泣寒螀:露水如泪,蟋蟀在寒冷中鸣叫,开篇即设定了凄凉的基调。
- 霜天警雁行:霜天的到来警示着季节的变迁,雁阵飞行象征着离别。
- 倚朱楼遥望神伤:诗人倚靠楼阁,心中充满忧伤,表现了对远方的无尽思念。
- 信美河山非故土:虽然河山再美,却不是我出生的地方,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 云掩处,是家乡:云雾遮掩的地方,才是心中真正的家乡,象征着对故土的向往。
- 落日下蒹塘:夕阳映照下的蒹葭塘,充满了孤独和惆怅。
- 秋声更断肠:秋天的声音让人心痛,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邈伊人今在何方:对远方人的思念,表现了孤独与渴望。
- 最忆翠稀红减日,明月底,曲栏旁: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充满了温情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叶泣寒螀,形象地表达了清晨的寒冷和孤寂。
- 拟人:蟋蟀的哭泣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深刻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叶:象征清晨与孤寂。
- 寒螀:表达凄凉与忧伤。
- 朱楼:象征思念的空间。
- 蒹塘:象征孤独与惆怅。
- 明月:象征温暖与思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楼”象征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思念的空间
- C. 远方的家
-
“信美河山非故土”表达了诗人对何种情感的认知?
- A. 对美的欣赏
- B. 对故乡的眷恋
- C. 对生活的满足
-
诗中的“秋声更断肠”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快乐
- B. 孤独与悲伤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萧红的《呼兰河传》:探讨故乡与乡愁。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侧重于夜晚的孤独,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思乡情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但侧重于离别的伤痛,而《南楼令》则更为细腻地刻画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收录了吴未淳及其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深入分析古典诗词的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