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时间: 2025-01-04 09:20:22意思解释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原文展示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白话文翻译
南山上砍竹子做成了觱篥(乐器),这种乐器的音乐最早源自龟兹(古国名)。
这曲子传到汉地,旋律变幻无常,凉州的胡人给我演奏。
邻居们听了都感叹不已,远方的游子听后都洒下了思乡之泪。
世人能听到却不能欣赏,纵然在长风中自来往。
枯老的桑树和苍柏在寒风中飘荡,九只雏鸟和凤凰在喧闹鸣叫。
龙吟和虎啸的声音此起彼伏,万籁俱寂的泉水相伴着秋天。
忽然又传来渔阳的音乐,黄云萧索,白日变得昏暗。
调子似乎转变成春天杨柳的声音,上林的繁花在眼前闪耀。
岁末的高堂上点燃明烛,美酒一杯,伴着悠扬的乐声。
注释
- 觱篥:一种古老的竹制乐器,音色悠扬。
- 龟兹: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国家,以音乐文化著称。
- 凉州:古代地名,今甘肃省一带,居住着很多胡人,音乐文化丰富。
- 龙吟虎啸:形容声势雄壮的声音,比喻音乐的激昂。
- 渔阳:指渔阳曲,一种古代乐曲,风格婉转动人。
- 上林:古代园林,象征繁华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季长,号孟阳,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6年,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融入个人的经历与感悟。
创作背景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创作于李颀的游历生涯中,表达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觱篥的音乐寄托了他对游子情感的共鸣,让人产生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李颀的《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是一首充满音乐感和画面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以“南山截竹为觱篥”引入,生动描绘了觱篥的来源,随后提到“流传汉地曲转奇”,展现了音乐的流变与传播。音乐不仅是聆听的对象,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中“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两句,深刻地表达了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音乐传递情感,表现了李颀对人间离愁的细腻描写。诗中多处描绘自然景象,在“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中,音乐与自然的融合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美。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变调来描绘不同的情感层次,体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生活的变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山截竹为觱篥:南山上砍伐竹子制作成觱篥,揭示了音乐的起源。
- 此乐本自龟兹出:说明觱篥的音乐源自古国龟兹,暗示音乐的珍贵。
- 流传汉地曲转奇:乐曲流传到汉地后,旋律变得奇特,显示其艺术魅力。
- 凉州胡人为我吹:指凉州的胡人演奏,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吟虎啸”比喻音乐的震撼和雄壮。
- 拟人:如“万籁百泉相与秋”,音乐与自然共同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对仗:如“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音乐的魅力与情感的共鸣,结合个人的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觱篥:象征音乐与文化。
- 龙吟虎啸:象征力量与激昂的情感。
- 黄云萧条:象征忧伤与思乡。
- 繁花:象征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觱篥的来源是哪个古国? A. 龟兹
B. 凉州
C. 汉地
D. 上林 -
诗中提到“远客思乡皆泪垂”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乡
C. 忧愁
D. 期待 -
“龙吟虎啸”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音乐的激昂
B. 自然的美丽
C. 思乡的情感
D. 人的情感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李颀的作品更侧重于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而王之涣则更强调视野的开阔与气势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李颀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