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怡园好,心境一时清。
小阁真如天上坐,
假山宛似画中行。
细雨湿江城。
白话文翻译:
这座怡园真好,让我的心境在此刻变得清明。
小阁楼就像是在天上坐着,
假山仿佛在画中移动。
细雨轻轻滋润着江城。
注释:
字词注释:
- 怡园:意为“愉悦的园子”,指一个优雅的园林。
- 心境:心情和境界的结合,指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 小阁:指小的楼阁,通常是园中供人休憩的建筑。
- 假山:园林中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山,常用于装饰。
- 湿江城:指的是因细雨而湿润的江边城市。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天上”与“画中”这两个意象反映了传统中国园林的理想状态,常用于诗歌描述山水景色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散之(1884-1954),字子华,号散之,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这首《望江南》创作于林散之晚年,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喧嚣世界的逃避与反思。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二》是一首描绘江南园林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怡园的美丽景色以及内心的清明宁静,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开篇“怡园好,心境一时清”不仅抒发了对怡园的赞美,也引出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给读者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小阁真如天上坐,假山宛似画中行”运用比喻手法,将小阁楼的高洁与假山的灵动形象化,描绘出一种仿佛置身于仙境的美妙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细雨湿江城”则带来一种清新的气息,细雨滋润着江城,增添了诗歌的情境感,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出他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传统诗词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怡园好,心境一时清:怡园的美好让诗人的心境瞬间清澈。
- 小阁真如天上坐:小阁楼的高耸仿佛让人身处天上,强调其独特的美。
- 假山宛似画中行:假山的美丽景象如同一幅画卷,生动而富有动感。
- 细雨湿江城:细雨滋润着江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阁比作天上的座位,假山比作画中的景象,增强了诗的形象感和审美效果。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在繁华喧嚣中渴望宁静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怡园:象征自然美与心灵的宁静。
- 小阁:代表高雅的生活空间。
- 假山:象征自然的灵动与人文的结合。
- 细雨:象征清新、滋润,给人以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怡园”是什么样的地方? A. 一个忙碌的城市
B. 一个愉悦的园林
C. 一座高山 -
“小阁真如天上坐”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细雨湿江城”表达了什么样的气氛?
A. 热闹
B. 宁静
C. 伤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林散之的《望江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可以看到两者皆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林散之更注重于描绘宁静的园林景色,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人生的无常与感伤,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
- 《林散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