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叶逐散声飞,湘云隔妓衣。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
白话文翻译:
树叶随着散乱的声音飘飞,湘云隔着妓女的衣裳。谁能偷偷地展开来看,分辨出是不是小丛。
注释:
字词注释:
- 逐:随着。
- 散声:散乱的声音。
- 湘云:指湘江上的云雾。
- 妓衣:妓女的衣裳。
- 偷卷看:偷偷地展开来看。
- 小丛:指小丛竹,这里可能指妓女的别称或代称。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湘云”可能暗指湘江的美丽景色,与妓女的衣裳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听觉与视觉的交错感受,通过“叶逐散声飞”和“湘云隔妓衣”来表达一种朦胧的美感。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内容推测,可能是诗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如妓院或宴会,听到歌声,看到树叶飘飞,感受到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首句“叶逐散声飞”以动衬静,通过树叶随声飘飞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悠扬的歌声所带来的动感。次句“湘云隔妓衣”则通过湘云与妓衣的对比,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朦胧美。后两句“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则带有一定的神秘感,暗示着一种无法直接窥见的美丽,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叶逐散声飞”:树叶随着歌声的散乱声音飘飞,形成一种动态的画面,增强了听觉与视觉的交融感。
- “湘云隔妓衣”:湘江上的云雾隔着妓女的衣裳,形成一种朦胧的视觉效果,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谁能偷卷看”:谁能偷偷地展开来看,这里的“偷卷看”可能指试图窥探或欣赏某种美丽的事物。
- “认是小丛非”:分辨出是不是小丛,这里的“小丛”可能指妓女的别称或代称,也可能指某种美丽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叶逐散声飞”和“湘云隔妓衣”的比喻,将歌声与树叶、湘云与妓衣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意境上的对比和融合。
- 拟人:树叶“逐散声飞”赋予了树叶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朦胧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叶:树叶,象征自然和生命。
- 散声:散乱的声音,可能指歌声。
- 湘云:湘江上的云雾,象征美丽和神秘。
- 妓衣:妓女的衣裳,象征世俗和美丽。
- 小丛:可能指妓女的别称或代称,也可能指某种美丽的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叶逐散声飞”中的“逐”字是什么意思? A. 追逐 B. 随着 C. 驱赶
- “湘云隔妓衣”中的“湘云”指的是什么? A. 湘江上的云雾 B. 湘江的水 C. 湘江的岸边
- “认是小丛非”中的“小丛”可能指什么? A. 小丛竹 B. 妓女的别称 C. 小丛花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通过宫女的孤独生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王昌龄《出塞》: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诗词对比:
- 高启此诗与杜牧的《秋夕》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高启的诗更侧重于听觉与视觉的交融,而杜牧的诗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高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高启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