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时间: 2025-01-04 10:57:04

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

中有重臣承霈泽,

外无轻虏犯旌旗。

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
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白话文翻译

在渥洼的龙种散发云气时,千里间繁花盛开,令人不舍地别离。中间有重臣承受着恩泽,外面则没有轻敌之人侵犯旗帜。山川自然与郊野相连,帐篷时常因水草而迁移。敢于感谢亲贤之士赐予的美玉,仲宣不仅擅长赋诗,还能写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渥洼:地形湿润的区域。
  • 龙种:指龙的后代,形容气势磅礴。
  • 承霈泽:承受天子或重臣的恩泽。
  • 轻虏:轻敌的敌人。
  • 旌旗:军旗,象征军队的威武。
  • 郊坰:指田野、乡村。
  • 帐幕:帐篷,象征驻扎地。
  • 水草:水中生长的草,通常指草场。
  • 琼玉:美玉,象征美好、高贵的事物。
  • 仲宣:指王粲,著名的文学家。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使用经典典故,但提到的“仲宣”即王粲,作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借此表达对文人气质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廷玮,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情感真挚,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百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史兵曹判官前往楼烦的过程中写的,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卢纶的《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以清丽的语言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和复杂的情感。这首诗以“渥洼龙种散云时”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离别情绪的交融,渥洼的湿润气候与盛开的繁花,象征着友谊的欣欣向荣,却又因即将的离别而感到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则在主题上进行拓展,诗人借用重臣和轻虏的对比,暗含对历史和权力的思考,也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祝福。后文“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迁移,表达了对生命旅途的感慨。

最后两句“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不仅感谢友人的支持与情谊,还表明了对他才华的认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体现出深厚的友谊与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渥洼龙种散云时:描绘清晨时分,湿润的土地上云雾弥漫,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 千里繁花乍别离:繁花似锦,离别时的感伤情绪。
  • 中有重臣承霈泽:提到重臣之所以能享受恩泽,暗示友人亦有光明前途。
  • 外无轻虏犯旌旗:表明外敌未侵,友人前行的环境相对安全。
  • 山川自与郊坰合:自然景观的和谐,暗示友人的旅途将与自然融为一体。
  • 帐幕时因水草移:帐篷的移动象征流动的人生和变化。
  • 敢谢亲贤得琼玉:感激亲友的支持和赠予。
  • 仲宣能赋亦能诗:赞美友人的才华,体现出对文人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琼玉”比喻珍贵的友谊和支持。
  • 对仗:如“重臣”与“轻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山川、帐幕等意象交织,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厚的友谊,传达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祝福,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美好与人生命运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渥洼:湿润、丰饶,象征友谊的滋养。
  • 龙种:气势磅礴,象征友人的前途和希望。
  • 繁花:美好、青春,象征人生的美好时光。
  • 山川:自然的伟大与永恒,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琼玉:高贵、纯洁,象征深厚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仲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王粲
    b) 李白
    c) 杜甫

  2. “渥洼龙种散云时”中“散云”描绘的是何种景象?
    a) 雨后初晴
    b) 晴空万里
    c) 阴云密布

  3. 诗句“敢谢亲贤得琼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感激
    c) 忧伤

答案

  1. a) 王粲
  2. a) 雨后初晴
  3. b) 感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友谊与自然的感悟。
  •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离别时的情感,情景交融。

诗词对比

  • 卢纶的《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卢纶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与感情的交融。
  • 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象渲染情感,但表现的气氛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温柔细腻,后者则豪放壮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众多经典诗作。
  • 《诗经》: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基础。
  • 《李白与他的诗歌》:深入了解李白等诗人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