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山小憩龙王堂遂上镇虏台风至飒然因感麻总兵校猎之约》
时间: 2025-01-04 09:0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北山小憩龙王堂遂上镇虏台风至飒然因感麻总兵校猎之约
作者:徐渭 〔明代〕
北山高寺等浮屠,
龙王高台望入胡。
正苦衣鹑悽大漠,
翻思毛雪洒平芜。
长河急水琉璃浊,
片石安禅菡萏孤。
欲问射雕何处是,
沙场不见有樵夫。
白话文翻译
北山上的高寺就像浮屠一样,
龙王的高台可以眺望入胡的边境。
正苦于衣衫单薄在悲凉的大漠,
不禁想到毛雪洒落在平坦的原野。
长河的急水浑浊如琉璃,
片石上安静地禅坐,孤独的荷花开了。
想问射雕的地方在哪里,
战场上却不见樵夫的身影。
注释
- 北山:指北方的山,象征高远与孤寂。
- 浮屠:指佛教的塔,与高寺相关。
- 龙王: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常与风雨相关。
- 衣鹑:衣衫单薄,鹑鸟常在荒野中生存。
- 毛雪:指降雪,带有冷冽之感。
- 琉璃:形容水的颜色,清澈而美丽。
- 菡萏:即荷花,常象征清净与孤独。
- 射雕:指射雕的地方,常与勇士或英雄的形象相关。
- 樵夫:伐木工,象征和平的劳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长,号青藤,晚号香光,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用豪放的语言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徐渭在文学、绘画上均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浪子诗人”。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政治动荡及社会动乱的时期,诗人常常以山水见志,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诗中隐含对战争的反思,表现出诗人渴望和平的愿望。
诗歌鉴赏
整首《登北山小憩龙王堂遂上镇虏台风至飒然因感麻总兵校猎之约》描绘了北山的壮丽与个人的孤独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首联“北山高寺等浮屠”,即将山寺与浮屠相提并论,突出其高远与神圣,表现出一种向往超脱的情怀。接下来通过对龙王高台的描写,引申出对边疆的思索,仿佛在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
“正苦衣鹑悽大漠”,通过衣鹑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荒凉环境中的无奈与悲凉,令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对温暖的渴望。诗中“长河急水琉璃浊”的意象,既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又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流动,进一步加深了诗的哲理性。
最后两句“欲问射雕何处是,沙场不见有樵夫”,通过对射雕和樵夫的提问,反映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流露出对人间劳作的向往。整首诗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山高寺等浮屠:将北山的高寺与浮屠相提并论,表现出一种高远的境界。
- 龙王高台望入胡:龙王的高台能俯瞰到胡地,暗示战争的边缘。
- 正苦衣鹑悽大漠:身处大漠,衣衫单薄,苦于寒冷,表现出孤独。
- 翻思毛雪洒平芜:联想到雪花落在平坦的原野,带来一丝温情与思念。
- 长河急水琉璃浊:长河的水流急促且浑浊,象征着生活的动荡与不安。
- 片石安禅菡萏孤:孤独的荷花在片石上安静绽放,寓意内心的宁静。
- 欲问射雕何处是:想要知道英雄的去处,反映出对壮志未酬的感慨。
- 沙场不见有樵夫:战场上看不到普通的劳动者,暗示战争的残酷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北山高寺比作浮屠,突出其神圣与高远。
- 对仗:如“长河急水琉璃浊,片石安禅菡萏孤”,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山:象征高洁与孤独。
- 龙王:象征自然力量与战争。
- 衣鹑:象征贫困与无奈。
- 毛雪:象征冷酷与思念。
- 长河: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无常。
- 菡萏:象征宁静与孤独。
- 射雕:象征英雄理想与追求。
- 樵夫:象征普通人的生活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北山高寺等浮屠”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对宗教的思考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个人的孤独 -
“长河急水琉璃浊”中的“琉璃”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
B. 透明的天空
C. 美丽的玉石
D. 浑浊的泥土 -
诗人通过“欲问射雕何处是”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战争的胜利
B. 英雄的理想
C. 人生的安宁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强调了壮丽的江山。
- 《将进酒》:李白的豪放与徐渭的淡然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倾向于渴望与豪情,后者则是对现实的思考与沉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汉乐府》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徐渭的诗歌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