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时间: 2025-01-06 14:14: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作者: 刘敏中 〔元代〕
石汝来前,号汝苍然,名之太初。
问太初而上,还能记否,苍然于此,为复何如。
偃蹇难亲,昂藏不已,无乃于予太简乎。
须臾便,唤一庭风雨,万窍号呼。
依稀似道狂夫。在一气何分我与渠。
但君才见我,奇形怪状,我先知子,冷淡清虚。
撑拄黄垆,庄严绣水,攘斥红尘力有余。
今何许,倚长风三叫,对此魁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山水之间的感悟与思索。诗中提到“石汝来前”,可以理解为在石头前与自然对话,称呼其为苍然,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广袤。接着,诗人追问苍然,反思自己的存在与价值。在面对自然的雄伟时,人显得渺小而无力,难以亲近高远的境界,诗人自省是否对自然的理解过于肤浅。
他感慨片刻之间,便能引来风雨,呼喊声响彻万窍,似乎在表达与自然的深刻联系和感应。诗中提到的“狂夫”象征着对自然的狂热与自由追求。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自我反思,承认自己在自然面前的奇形怪状,既感受到一丝孤独与冷淡,又有一种清虚的释然。
最后,诗人以“撑拄黄垆,庄严绣水”来描绘一种超然的态度,力图在红尘中保持一份清净并坚守自己的信念,最后以“倚长风三叫”来结束,展现出一种与自然相融的豪情。
注释
- 苍然:指深远、苍茫的意象,常用于描绘自然的雄伟。
- 太初:指宇宙的初始状态,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 偃蹇:形容处于低沉的状态,难以接近。
- 万窍号呼:形容声音传遍四方,气势恢宏。
- 狂夫:指追求自由、放浪形骸的人。
- 黄垆:比喻酒坛,象征人生的欢愉与醉意。
- 绣水:形容水面如绣般美丽,暗指宁静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这首《沁园春》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考,反映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沁园春》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深入探讨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开篇以“石汝来前”引入,石头作为自然的象征,代表了永恒与坚固,诗人在此与之对话,开启了他的思索之旅。诗的中段,正是对“苍然”的深思,诗人通过“问太初而上”,表达了人对宇宙起源的追问,这种追问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探索,更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
在描写中,诗人将“偃蹇难亲”的状态与“昂藏不已”的境界对比,展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而“须臾便,唤一庭风雨”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诗人通过声音的传递,强调人与自然的共鸣。
最后,诗人以“倚长风三叫”结束,展现了他与自然相融的心境,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豪情。在整首诗中,刘敏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使得诗歌不仅具有美感,更蕴含深邃的思想,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汝来前,号汝苍然:自然的伟大与诗人的渺小。
- 问太初而上,还能记否:思考宇宙的起源与人类的渺小。
- 偃蹇难亲,昂藏不已:对比人对自然的渴望与无法触及。
- 须臾便,唤一庭风雨: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共鸣。
- 万窍号呼:形象地描绘声音的回荡。
- 依稀似道狂夫:对自由与狂热的追求。
- 但君才见我,奇形怪状:自我反思,承认自身的局限。
- 撑拄黄垆,庄严绣水:超然于世,保持内心的宁静。
- 今何许,倚长风三叫:展现与自然的和谐与豪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苍然”与“太初”比喻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 对仗:如“偃蹇难亲,昂藏不已”,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的风雨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宇宙的思考与自我反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象征坚固与永恒。
- 苍然:代表自然的广阔与深邃。
- 黄垆:象征生活的欢愉与醉意。
- 长风:象征自由与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沁园春》的作者是?
A. 杜甫
B. 刘敏中
C. 李白
D. 苏轼 -
诗中的“苍然”主要指什么?
A. 人的情感
B. 自然的伟大
C. 生活的琐碎
D. 历史的沉重 -
“倚长风三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孤独
C. 豪情与自由
D. 对人世的迷茫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刘敏中的《沁园春》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者在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刘敏中的作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勃则更强调人生的短暂与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敏中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