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泉南初度,伯时将北归,诸友宴次,》
时间: 2025-01-08 02:13: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泉南初度,伯时将北归,诸友宴次
作者: 张翥 〔元代〕
天上玉堂,海外瀛洲,山中蜕岩。
甚六十四岁,出持使节,八千余里,来驻征骖。
香火缘深,功名意薄,梦觉仙家雪满簪。
桐花社,喜酒边莺燕,诗外云岚。
锦堂容我清酣。
拥画烛金钩手屡探。
怪朗吟御史,笑回红粉,送归司马,泪湿青衫。
蜀魄春多,塞鸿秋远,无限离情老不堪。
空留意,在水光山色,江北江南。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上有玉堂,海外有瀛洲,在山中有蜕岩。
我已经六十四岁,出任使节,历经八千多里,驻足征骖。
香火的缘分深厚,功名的心意却淡薄,梦中觉醒,看到仙家头上的雪满簪。
桐花社,喜酒旁边的莺燕,诗外的云岚。
请让我在锦堂中痛快畅饮。
拥着画烛,金钩手时常探寻。
怪不得朗吟的御史,笑着回望红粉,送别司马,泪湿青衫。
蜀地的魂魄春意浓厚,边塞的鸿雁秋远,无限离愁,年老已难堪。
空留思念,在水光山色之间,江北江南。
注释
- 玉堂:指天上的宫殿,象征高贵和荣耀。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岛,象征理想的归宿。
- 蜕岩:指山中的奇石,象征自然的奇妙。
- 使节:指外出任职的官员,表达身份的荣耀。
- 香火:指香火旺盛,表示名声和地位。
- 桐花社:指桐花盛开的社交场所,象征欢聚。
- 锦堂:指华丽的房屋,象征富贵。
- 泪湿青衫:表达离别时的伤感。
典故解析
- 仙家:指道教中的神仙,象征着超脱于世俗的境界。
- 红粉:指美人,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
- 蜀魄:指蜀地的灵魂,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以豪放、奔放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翥出使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怅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张翥的《沁园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与故乡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天上玉堂,海外瀛洲,山中蜕岩”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在描绘一个理想的世界。接着,诗人自述六十四岁高龄,身为使节,历经八千里路,体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对功名的淡薄态度。
“香火缘深,功名意薄”,在这句话中,诗人强调了内心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朋友感情的珍视。接下来的“桐花社,喜酒边莺燕”,则描绘了一个欢聚的场景,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和快乐。尽管如此,送别的场景却让诗人感到难以割舍,泪湿青衫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反映出一种面对人生无常的豁达与淡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理想的境界,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
- 第二联通过自述,表达了对名利的淡薄与人生的感慨。
- 第三联展现了欢聚的快乐与诗意,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 第四联通过对比,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堂”与“瀛洲”,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拟人:如“泪湿青衫”,使情感更为真切。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堂:象征高贵和理想。
- 瀛洲:象征理想的归宿。
- 桐花社:象征欢聚的场所,体现友情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堂”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理想与荣耀
- C. 离别
- 答案:B
-
“泪湿青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伤感
- C. 平静
- 答案:B
-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渴望
- B. 淡薄
- C. 忽视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张翥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到对人生的思考,但张翥更加关注友情与离别,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饮酒的快意。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张翥的生平与创作分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