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其二 萤》
时间: 2025-01-19 19:16: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其二 萤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咄尔小明,一阖一开,如皭火然。
且入帘消领,罗衣香泽,照书缔结,文字因缘。
星飐花梢,电流竹外,莫近桃根团扇边。
休矜炫,入碧纱囊底,欲出应难。
群飞隋帝宫檐。
当碧血青燐一例看。
算有功暑夕,食蚊都尽,流晖歧路,策马难前。
暗处偏明,明边转暗,好在烟昏雨暗间。
真阴象,竟不知世有,白日青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萤火虫在夜色中的闪烁,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对光明的向往。小小的萤火虫一闪一烁,像是微弱的火光。它们在帘子间飞舞,穿过香气四溢的衣物,映照着书页,仿佛是文字的因缘。星星在花梢摇曳,闪电在竹林外流动,靠近桃花树底下的团扇就别靠近了。不要自以为光彩夺目,经过碧纱囊的底部,想要飞出却很难。群萤飞舞在隋朝帝王的宫殿檐角。看那碧血青燐的光辉,竟然无处不在。就算在炎热的夏夜里,蚊子都被消灭,流光在岔路上,骑马也难以前进。暗处反而更显明亮,明处却渐渐变暗,正好在烟雾和细雨中默默变化。真正的阴暗形象,竟然不知道世上还有白天和蓝天。
注释
- 咄尔: 叱责的口气,表示对小明的轻视。
- 皭火然: 像火焰一样明亮。
- 罗衣香泽: 精美的衣物散发着香气。
- 团扇: 一种古代的扇子,通常用竹制扇骨和丝绸扇面。
- 休矜炫: 不要自以为是、炫耀。
- 碧血青燐: 指青色的光辉,可能是对光辉的拟人化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诗词的清丽和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以萤火虫为喻,表达对短暂而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光明未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整首诗用萤火虫的闪烁作为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光明的思考。诗开头以“咄尔小明”引入,展现了萤火虫的微弱却不失光辉的特性,紧接着的“且入帘消领”则描绘了萤火虫在夜幕中的轻灵舞动,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中间的描写通过“星飐花梢,电流竹外”展示了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的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向对光明与黑暗的反思,尤其是“暗处偏明,明边转暗”,通过对比展现了光和暗的辩证关系,正如人生的无常与希望。最后一句“真阴象,竟不知世有,白日青天”则是对萤火虫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光明时可能忽视的现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咄尔小明,一阖一开,如皭火然: 小小的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像火焰一样。
- 且入帘消领,罗衣香泽: 它们穿过帘子,消失在衣物的香气中。
- 星飐花梢,电流竹外: 星星在花梢间闪烁,闪电流动在竹林外。
- 莫近桃根团扇边: 不要靠近桃树下的团扇。
- 休矜炫,入碧纱囊底,欲出应难: 别自以为光彩夺目,想要从碧纱囊中飞出却很难。
-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皭火然”比喻萤火虫的光辉。
- 拟人: “星飐花梢”赋予星星以动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萤火虫的形象,探讨了光与暗、生与死的哲理,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萤火虫: 象征着微弱的光明与生命的脆弱。
- 夜色与光辉: 夜色代表着生命中的阴暗面,而光辉则是希望和追求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明”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萤火虫
- C. 明亮的星星
- D. 人的名字
-
“暗处偏明,明边转暗”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 A. 生活的无常
- B. 自然的变化
- C. 友谊的冷淡
- D. 对光的追求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樊增祥的《沁园春 其二 萤》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更加宏观,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区别,但都展现了对光与暗、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