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千叶碧桃》

时间: 2025-01-04 11:32:44

春与桃花有约,明霞铺遍墙腰。

断魂南浦误回潮。

媚生双桨侧,暖逐一溪高。

远梦灯花偷卜,同心罗带难抛。

锦衾珊枕夜迢迢。

莫牵新别泪,又染旧红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千叶碧桃
作者: 邵祖平

春与桃花有约,明霞铺遍墙腰。
断魂南浦误回潮。
媚生双桨侧,暖逐一溪高。
远梦灯花偷卜,同心罗带难抛。
锦衾珊枕夜迢迢。
莫牵新别泪,又染旧红绡。


白话文翻译:

春天与桃花如同约定般,明亮的霞光洒满墙头。
在南浦的误潮中,心情断肠。
轻快的双桨在水边摇动,温暖的气息随溪水奔流。
远方的梦中,灯花悄然占卜,心心相印的罗带难以舍弃。
锦被与璎珞的枕头,在漫漫长夜中相伴。
不要再因新别而流泪,旧日的红绡又染上了眼泪的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霞:晨曦或晚霞,形容天空的美丽景色。
  • 断魂:形容心灵的痛苦,魂魄似乎断裂。
  • 南浦:南方的水边或岸边,常用来代表离别之地。
  • 双桨:两只桨,指划船的工具,象征行舟。
  • 灯花:灯笼的花饰,代表夜间的灯光。
  • 罗带:用来绑衣物的丝带,象征着情感的缠绵。

典故解析:

  •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桃花常常象征着爱情与春天的到来。
  • 南浦:古代诗词中常提及的离别场景,传达一种伤感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祖平,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常通过传统的诗词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联结。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借春天的桃花盛开,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无奈。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哀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千叶碧桃》是一首充满春意与离愁的词作。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又掺杂着对离别的伤感。开篇的“春与桃花有约”,将春天与桃花紧密相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在说这个季节是属于爱情和希望的。然而,紧接着的“断魂南浦误回潮”则将情感的转折引入,暗示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无奈。

诗中“媚生双桨侧,暖逐一溪高”,描绘了一幅暖意融融的水边景象,似乎在诉说着温柔的爱情。然而,这种温暖又被“同心罗带难抛”所打破,情感的羁绊在这里显露无遗。结尾处的“莫牵新别泪,又染旧红绡”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新旧情感交织下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感伤,情感深邃且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与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与桃花有约:春天与桃花如同有约定般相遇,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2. 明霞铺遍墙腰:晨曦洒满墙头,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美丽的氛围。
  3. 断魂南浦误回潮:南浦的回潮带来断魂之感,暗示离别的痛苦。
  4. 媚生双桨侧:轻快的桨声与水面相伴,描绘了温暖的水边景象。
  5. 暖逐一溪高:温暖的气息随着溪水流动,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
  6. 远梦灯花偷卜:灯花在梦中悄然占卜,暗示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
  7. 同心罗带难抛:象征情感的牵绊,难以割舍。
  8. 锦衾珊枕夜迢迢:在漫长的夜晚中,锦被与美丽的枕头相伴。
  9. 莫牵新别泪,又染旧红绡:提醒自己不要因新别而流泪,旧情又染上眼泪的痕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比喻爱情的美好。
  • 拟人:如“暖逐一溪高”,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与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对失去的哀伤,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爱情与春天。
  • 明霞:代表光明与希望。
  • 双桨:象征行舟与轻快的生活。
  • 灯花:代表夜晚的温馨与梦幻。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爱情、春天相联系,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情感的萌芽。明霞则表现了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霞”指的是什么?

    • A. 晚霞
    • B. 夜空
    • C. 晨曦
    • D. 夕阳
  2. “同心罗带难抛”中“罗带”象征什么意思?

    • A. 友情
    • B. 牵绊的爱情
    • C. 离别的痛苦
    • D. 繁华的生活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离愁
    • C. 愤怒
    • D. 宁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扇》:孔尚任的戏剧,描写爱情与历史的交织。
  • 《离骚》:屈原的经典作品,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离愁。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离愁有相似之处。
  • 《红楼梦》中的诗句:同样描绘了爱情与离别的主题,但更为细腻与复杂。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情感的普遍性与个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