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昭平滩险恶,最险是龙头。
药弩弦齐彀,铜刀鞘屡抽。
红巾翻把隘,白昼竞钩舟。
倘得山韩将,狐群岂足忧。
白话文翻译
昭平滩险恶,最危险的地方是龙头。
药弩的弦已经拉紧,铜刀的鞘子屡次抽出。
红巾翻动着占据隘口,白昼争相用舟钩捕鱼。
如果能得到山韩将,狐狸的群体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注释
- 昭平滩:指昭平江边的滩涂,地势险恶。
- 龙头:指滩中最险的部分。
- 药弩:一种古代弩,发射的箭矢如药般致命。
- 红巾:可能指某种军队或土匪的标志。
- 山韩将:山汉的将领,指具有战斗力的领袖。
- 狐群:喻指敌人,象征狡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袠,明代诗人,字澄甫,号梅溪,生于明中期。其诗作多以山水、边塞为题材,风格奔放,个性鲜明,常表现出对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目睹了战乱带来的险恶环境,表达了对战事的思考和对英雄将领的渴望,希望能够找到能够抵御外敌的力量。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昭平滩的险恶环境,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结构,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生存的艰难。开头两句便直接点明了环境的险恶,尤以“龙头”一词具体化了危险的地点。接着,药弩与铜刀的描写,突出了战斗的准备与紧张气氛,给人一种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的感觉。
红巾和白昼的描绘,分别代表了敌人和战争的日常化,仿佛让人感受到战斗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倘得山韩将”的期待则表达了对英雄的渴望,希望有能人出山,来解救眼前的困境与忧虑。这种对将领的期待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昭平滩险恶,最险是龙头:直接指出了昭平滩的险恶,强调“龙头”是最危险的部分,设定了全诗的基调。
- 药弩弦齐彀,铜刀鞘屡抽:描绘了战士们准备战斗的情景,药弩和铜刀象征着即将来临的战斗。
- 红巾翻把隘,白昼竞钩舟:展现了敌人和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交织的情景,战争和生活并存。
- 倘得山韩将,狐群岂足忧:表达了诗人对强大领袖的渴望,认为有了将领就可以无所畏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药弩弦齐彀,铜刀鞘屡抽”,形成了整齐的音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敌人与“狐群”相提并论,突出了敌人的狡猾与隐蔽。
- 象征:药弩、铜刀象征着战斗与生存的艰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乱环境的无奈与对英雄将领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昭平滩:象征冲突与危险的环境。
- 药弩、铜刀:象征战争的工具与战斗的紧迫感。
- 红巾、白昼:分别代表敌人和普通生活的交织状态。
- 山韩将:象征希望和抵抗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昭平滩”指的是哪个地方的环境?
- A. 祥和
- B. 险恶
- C. 富饶
-
“药弩弦齐彀”中的“药弩”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一种武器
- C.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狐群”象征什么?
- A. 智者
- B. 敌人
- C. 朋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艰难环境下的情感,但前者更突出壮丽的景色与豪情,而《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则强调了战斗的紧迫感和对将领的渴望,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袁袠研究》
- 《古代诗词必读》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