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会吹台中,新年月桂空。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细草萦斜岸,纤条出故丛。微文复看猎,宁与解神同。
白话文翻译
在吹台中举行盛大的聚会,新年的月亮下桂树显得空旷。貂蝉(指高官)临水而立,旌旗在春风中飘扬。细草环绕着斜斜的岸边,纤细的枝条从旧丛中伸出。微小的文字再次看猎,宁愿与解神(指解忧的神)同在。
注释
- 高会:盛大的聚会。
- 吹台:古代的一种建筑,常用于宴会。
- 月桂空:月下的桂树显得空旷,可能指新年时节的寂静。
- 貂蝉:古代高官的服饰,这里指高官。
- 旌旆:旌旗。
- 细草萦斜岸:细草环绕着斜斜的岸边。
- 纤条出故丛:纤细的枝条从旧丛中伸出。
- 微文复看猎:微小的文字再次看猎,可能指再次阅读或研究。
- 宁与解神同:宁愿与解忧的神同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这首诗是他在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与李相公(可能是李泌)在蓬池游宴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新年之际,诗人与李相公在蓬池举行宴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新年宴会为背景,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和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高会吹台中”一句,即展现了宴会的盛大场面,而“新年月桂空”则烘托出新年的寂静与祥和。后文通过“貂蝉临野水”和“旌旆引春风”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氛围和周围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最后两句“微文复看猎,宁与解神同”,则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会吹台中:描绘了宴会的盛大场面,吹台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常用于宴会。
- 新年月桂空:新年时节,月下的桂树显得空旷,烘托出新年的寂静与祥和。
- 貂蝉临野水:高官临水而立,貂蝉是古代高官的服饰,这里指高官。
- 旌旆引春风:旌旗在春风中飘扬,增添了宴会的喜庆氛围。
- 细草萦斜岸:细草环绕着斜斜的岸边,描绘了周围的景色。
- 纤条出故丛:纤细的枝条从旧丛中伸出,象征着新生。
- 微文复看猎:微小的文字再次看猎,可能指再次阅读或研究。
- 宁与解神同:宁愿与解忧的神同在,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貂蝉临野水”,将高官比作貂蝉,形象生动。
- 拟人:如“旌旆引春风”,将旌旗拟人化,仿佛在引领春风。
- 对仗:如“细草萦斜岸,纤条出故丛”,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和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月桂空:象征新年的寂静与祥和。
- 貂蝉:象征高官,增添了宴会的喜庆氛围。
- 旌旆:象征宴会的盛大场面。
- 细草、纤条:象征新生,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貂蝉”指的是什么? A. 高官 B. 美女 C. 动物 D. 植物
-
诗中的“旌旆引春风”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的“宁与解神同”表达了什么? A. 对新年的期待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宴会的热爱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戴叔伦的《和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宴会的盛况,后者更注重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