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宫人》

时间: 2024-12-29 16:55:43

自出先皇玉殿中,衣裳不更染深红。

宫钗折尽垂空鬓,

内扇穿多减半风。

桃熟亦曾君手赐,酒阑犹候妾歌终。

如今还向城边住,御水东流意不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出先皇玉殿中,
衣裳不更染深红。
宫钗折尽垂空鬓,
内扇穿多减半风。
桃熟亦曾君手赐,
酒阑犹候妾歌终。
如今还向城边住,
御水东流意不通。

白话文翻译:

我曾出自先皇的宫殿,
衣服没有再换成深红色。
宫里的钗子折得差不多了,头发也垂得无力;
内扇的洞多得风也减少了一半。
桃子熟了也是你亲手赐的,
酒宴结束后我还在等着唱歌给你听。
如今我仍然住在城边,
但御水东流,心意却无法相通。

注释:

  • 自出:指从……出来。
  • 先皇:指以前的皇帝。
  • 衣裳不更:衣服没有更换,意味着对过去的怀念。
  • 宫钗:指宫女所戴的发钗。
  • 垂空鬓:形容头发垂落,失去往日的光彩。
  • 内扇:指房间里的扇子。
  • 桃熟:指桃子成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 酒阑:酒宴结束。
  • 妾歌终:指女子等待唱歌,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御水东流:指御河流向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约公元703年-约公元777年),唐代诗人,因生活在宫廷中,常有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旧宫人》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宫中女子在失去权势后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随着历史的变迁,旧宫人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和光辉,生活在记忆的阴影中。

诗歌鉴赏:

《旧宫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曾经身处宫廷的女子在失去权势后的孤寂与无奈。诗中充满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层次。

首联“自出先皇玉殿中”,开篇即点明身份,表明这位女子曾是宫中的一员,接着“衣裳不更染深红”则暗示她对往昔的怀念,红色的衣裳象征着权力与繁华,现今却已不再。接下来的对比描写“宫钗折尽垂空鬓”,通过对发饰与头发的描写,体现出她的颓废与失落,似乎在表明自己的青春与美丽已随时间而逝。

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最后两句“如今还向城边住,御水东流意不通”则展现出更为深邃的意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奈,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助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对旧宫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让人感受到历史变迁下个体命运的脆弱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出先皇玉殿中:自言身出自辉煌的皇宫,表明自己的身份与地位。
  • 衣裳不更染深红:对往昔的怀念,曾经的华丽衣裳如今已不再,暗示生活的落寞。
  • 宫钗折尽垂空鬓:发饰折尽,头发失去光彩,形象与精神双重颓废。
  • 内扇穿多减半风:扇子孔洞多,象征着生活的削弱与失去往日的清凉舒适。
  • 桃熟亦曾君手赐:桃子代表美好回忆,君手赐则表明曾经的恩宠。
  • 酒阑犹候妾歌终:酒宴未尽,女子仍在等待,表现出对昔日情感的追忆。
  • 如今还向城边住:生活依旧在城边,暗示着孤独与失落。
  • 御水东流意不通:水流东去,象征时间与情感的无奈流逝,意难相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熟”比喻美好时光的流逝。
  • 对仗:如“衣裳不更染深红”与“宫钗折尽垂空鬓”形成对比。
  • 拟人:如“御水东流意不通”,水流似有情感,传达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旧宫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荣华富贵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失落,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个体命运的脆弱,突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殿:象征权力与华丽的宫殿。
  • 深红:代表着荣华与热烈的情感。
  • 宫钗:象征宫女的身份与地位。
  • :代表美好回忆与青春。
  • 御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御水东流”象征什么? A. 时间流逝
    B. 爱情甜蜜
    C. 生活富裕
    D. 事业成功

  2. “衣裳不更染深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爱情的憧憬

  3. 诗中提到的“桃熟”是指什么? A. 物质的富裕
    B. 青春的消逝
    C. 友情的珍贵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项斯的《旧宫人》同样展现了女性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但李清照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项斯则通过更为直白的对比与意象,突出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个体命运的脆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