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都即景 曹唐 〔唐代〕 黄帝登真处,青青不记年。 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 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 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
白话文翻译: 黄帝成仙的地方,青翠的山色已不知过了多少年。 孤独的山峰似乎挡住了太阳,一根石柱独自撑起了天空。 奇石上常有鹤鸟栖息,云雾中仿佛有仙人悠闲。 鼎湖的美景已无法看见,只剩下几枝莲花零落。
注释:
- 黄帝登真处:指黄帝成仙的地方。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后被尊为道教中的神仙。
- 青青不记年:形容山色依旧,时间已无法计算。
- 孤峰应碍日:孤立的山峰似乎挡住了太阳的光芒。
- 一柱自擎天:形容山峰或石柱高耸入云,独自支撑着天空。
- 石怪长栖鹤:奇形怪状的石头上常有鹤鸟栖息。
- 云闲若有仙:云雾悠闲,仿佛有仙人在其中。
- 鼎湖看不见:鼎湖,传说中黄帝炼丹的地方,这里指那里的美景已无法看见。
- 零落数枝莲:只剩下几枝莲花零落,形容景物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山水田园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黄帝成仙的仙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帝成仙之地的描绘,展现了仙都的神秘与美丽。首联以“青青不记年”形容时间的流逝,却又不失生机。颔联和颈联通过“孤峰”、“一柱”、“石怪”、“云闲”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尾联则以“鼎湖看不见”和“零落数枝莲”表达了对逝去美景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黄帝登真处”和“青青不记年”描绘了仙都的历史悠久和自然景色的永恒。
- 颔联:“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和石柱的雄伟。
- 颈联:“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通过石头的奇异和云雾的悠闲,营造了一种仙境的氛围。
- 尾联:“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表达了对逝去美景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柱自擎天”比喻山峰或石柱的高耸。
- 拟人:如“云闲若有仙”赋予云雾以人的悠闲状态。
- 对仗:如“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仙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孤峰、一柱、石怪、云闲、鼎湖、零落数枝莲。
- 详细解释:孤峰和一柱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和石柱的雄伟,石怪和云闲营造了仙境的氛围,鼎湖和零落数枝莲表达了对逝去美景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柱自擎天”比喻的是什么? A. 山峰 B. 石柱 C. 树木 D. 云雾
- “云闲若有仙”中的“云闲”是什么意思? A. 云雾悠闲 B. 云雾密集 C. 云雾飘动 D. 云雾稀薄
-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仙境的向往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D. 对现实凋零的怀念
答案: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样描绘了仙境,但更加梦幻和超现实;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多地表现了山水田园的宁静和恬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