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和师韵》

时间: 2025-01-05 08:23:28

业重多思算。

岂悟爻和象。

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

忿怒常思难。

性烛须教灿。

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和师韵
作者:马钰 〔元代〕

业重多思算。岂悟爻和象。
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
忿怒常思难。性烛须教灿。
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感叹自己在重重业务下常常思虑烦恼,难以领悟生命的深意和变化。感激风仙的到来,帮助自己解开心结,摆脱顽固的困境。常有忿怒之情,但内心的光明需要引导和熏陶。最终,真正的快乐和欢愉能够驱散愁苦,师弟之间的情谊常常给予我支持。

注释:

  • 业重:指工作繁重,责任重大。
  • 多思算:思虑多,计算复杂。
  • 爻和象:指易经中的爻象,象征变化和智慧。
  • 风仙:指风中的神仙,象征灵感和启示。
  • 顽遇:顽固的遭遇,指难以摆脱的困境。
  • 性烛须教灿:性情如烛火,需要引导才能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著名道士和诗人,生平致力于道教理论的研究和传播,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体现出道教思想对人生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卜算子”为题,展现了诗人对命运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以“业重多思算”引出主题,表现出沉重的工作和思考对心灵的压迫感。诗人接着提到“岂悟爻和象”,表示对人生变化的无奈与困惑,传达出一种对未知未来的焦虑与思考。

“深谢风仙特地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灵感和帮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启迪。后面的“忿怒常思难”则揭示了人性中常见的烦恼与痛苦,诗人意识到内心的烦恼需要引导和教育,“性烛须教灿”表明了他对自我修养和内心光明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真乐真欢散尽愁”结束,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师弟之间的情谊成为他克服生活困难的支柱。这首词整体上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命运的思索,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而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业重多思算:工作的繁重使得我常常思虑。
  2. 岂悟爻和象:难以领悟人生的变化与道理。
  3. 深谢风仙特地来:感激风仙的到来,给予我启发。
  4. 便把顽遇唤:帮助我摆脱顽固的困境。
  5. 忿怒常思难:常常感到愤怒与烦恼。
  6. 性烛须教灿:内心的光明需要引导。
  7. 真乐真欢散尽愁:真正的快乐能够驱散忧愁。
  8. 师弟常为伴:师弟之间的情谊是我最大的支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光明比作烛火,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 对仗:诗中有较为工整的对仗句式,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艰难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和内心修养的必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仙:象征灵感与智慧,代表外界对内心的启迪。
  • 烛火:象征内心的光明与希望,代表自我修养的必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仙”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灵感与智慧
    C. 友情
    D. 财富

  2. “性烛须教灿”中的“性烛”指的是什么? A. 性格的光明
    B. 生命的火焰
    C. 内心的光明
    D. 道德的光辉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马钰的《卜算子》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对乡愁的抒发,而马钰则更关注内心的修养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马钰相关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