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愁听雨潺潺,好梦无寻处。
数尽更残冷透衾,旅思凉如许。
此刻不怀乡,怎向人前语。
独对寒灯满泪痕,点点罗巾注。
白话文翻译
听着雨声潺潺,愁绪满心,梦境再也无处可寻。数着已经过去的时光,夜更深了,寒意透过了被褥,旅途的思念凉得如此彻骨。此刻我已不再怀念故乡,面对他人该如何开口言语?独自面对寒灯,泪痕满面,点点滴滴落在罗巾上。
注释
- 愁听:忧愁地听。
- 潺潺:形容水流声,轻柔而有节奏。
- 好梦无寻处:美好的梦境已无法找到。
- 数尽:数到尽头,意指时间的流逝。
- 更残冷透衾:夜更深,寒气透过被褥。
- 旅思:旅途中的思念。
- 此刻不怀乡:此时此刻已不再怀念故乡。
- 怎向人前语:怎么在他人面前说话。
- 独对寒灯:独自面对寒冷的灯光。
- 满泪痕:泪水留下的痕迹。
- 点点罗巾注:泪水点滴在罗巾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逸云,近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笔触闻名。生活经历丰富,常在旅途中创作,诗风多带有忧愁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卜算子 夜感》创作于陈逸云在美国西雅图的旅居期间,身处异乡,思乡情切,心中满是愁苦。作品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的孤独。
诗歌鉴赏
《卜算子 夜感》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面临的孤独与思乡的愁苦。开篇“愁听雨潺潺”,通过雨声引入情感的基调,细腻地传达了内心的忧愁。雨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孤独。接着“好梦无寻处”,暗示着梦境的渺小与不可追寻,展现了身处异乡的无助感。
“数尽更残冷透衾,旅思凉如许”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夜色的寒冷不仅是天气的冷,更是心灵的寒冷。“此刻不怀乡,怎向人前语”中,诗人似乎已经失去了表达思乡之情的能力,面对他人时只能沉默。这种情绪在“独对寒灯满泪痕”中达到高潮,独自一人对着昏暗的灯光,泪水流淌,满面愁苦。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诗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思乡,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听雨潺潺:诗人因雨声而愁绪满怀。
- 好梦无寻处:美好的梦境仿佛无处可寻,暗示对幸福的渴望与失落。
- 数尽更残冷透衾:夜已深,寒意透过被褥,感受到身心的寒冷。
- 旅思凉如许:旅途中思念之情,凉意刺骨。
- 此刻不怀乡:此时不再思念故乡,表明心情的复杂。
- 怎向人前语:面对他人无话可说,内心的苦闷无从表达。
- 独对寒灯满泪痕:独自一人面对微弱的灯光,泪水满面。
- 点点罗巾注:泪水滴落在罗巾上,表达了悲伤的细腻。
修辞手法:
- 拟人:雨声仿佛在诉说,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愁听”与“好梦”,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寒灯、泪痕等意象,传达孤独和思念,增强了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思乡和旅途愁苦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出人们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思念与愁苦的情感。
- 寒灯:代表孤独与无助。
- 泪痕:表达内心的悲伤与思念。
- 罗巾:作为女性的饰品,象征细腻与柔情,点明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愁听雨潺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好梦无寻处”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愿望
- B. 睡梦
- C. 现实生活
-
诗人面对寒灯时的心情是?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相见欢》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李煜的《相见欢》和陈逸云的《卜算子 夜感》均表现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但李煜的词更显豪放,陈逸云则细腻入微,表现了旅途的凄凉与对故乡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