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孙氏陵》
时间: 2025-01-06 10:05: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经孙氏陵 何逊 〔南北朝〕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 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零陵感到厌倦,神器的命运似乎无所依托。 追逐兔子时争先恐后,捉鹿时则因时机而竞争。 呼吸间开辟了伯道,叱咤声掩盖了江畿。 豹变展现了奇异的策略,虎视眈眈地肃清了戎威。 长蛇在巴汉地区受挫,骥马跨越了淮淝。 交战中没有内御,重门岂能成为外扉。 成功被抛弃,凶德固执而违背。 水龙突然向东疾驰,青盖则向西归去。 时光已久远,年代变得模糊不清。 苔石上的文字疑似,荆坟的是非已失。 山莺在黎明空响,陇月的秋晖自照。 银海终究无浪,金凫不会飞翔。 如此寂静,望望之间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 神器:指帝位、政权。
- 逐兔、掎鹿:比喻争夺政权。
- 呼吸开伯道:形容行动迅速,开辟新道路。
- 叱咤掩江畿:形容声势浩大,影响广泛。
- 豹变:比喻策略变化多端。
- 虎视:形容目光锐利,威严。
- 长蛇衄巴汉:比喻势力在巴汉地区受挫。
- 骥马绝淮淝:比喻英才超越困难。
- 重门岂外扉:比喻内部防御严密。
- 水龙、青盖:比喻政权或君主的移动。
- 朅来:时光流逝。
- 苔石疑文字:指古迹上的文字模糊不清。
- 荆坟失是非:指历史的是非已难以辨明。
- 银海、金凫:比喻平静无波的状态。
- 阒寂:非常寂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同时也涉及历史和政治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行经孙氏陵时所作,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时代更迭和政权兴衰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和象征,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豹变”、“虎视”等,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和策略变化。同时,通过对“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等句的描写,表达了历史的是非已难以辨明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政权的不满和对其命运的担忧。
- “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比喻争夺政权的激烈竞争。
-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形容行动迅速,声势浩大。
-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比喻策略变化多端,目光锐利。
-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比喻势力受挫,英才超越困难。
-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形容内部防御严密。
- “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表达对成功被抛弃和凶德固执的感慨。
-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比喻政权或君主的移动。
- “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表达时光流逝,年代模糊的感慨。
-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表达历史的是非已难以辨明的感慨。
-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寂静和孤独。
-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比喻平静无波的状态。
-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表达寂静和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逐兔”、“掎鹿”、“豹变”、“虎视”等。
- 拟人:如“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等。
- 对仗:如“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政权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中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激烈和策略变化的多端,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是非难以辨明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神器”:象征政权。
- “逐兔”、“掎鹿”:象征争夺政权。
- “豹变”、“虎视”:象征策略变化和威严。
- “长蛇”、“骥马”:象征势力受挫和英才超越。
- “水龙”、“青盖”:象征政权或君主的移动。
- “苔石”、“荆坟”:象征历史的模糊和是非的难以辨明。
- “银海”、“金凫”:象征平静无波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比喻的是什么? A. 自然界的竞争 B. 争夺政权 C. 商业竞争 D. 学术争鸣
-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中的“伯道”指的是什么? A. 伯父的道路 B. 新的道路 C. 伯乐的道路 D. 伯夷的道路
-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中的“豹变”和“虎视”分别比喻什么? A. 策略变化和威严 B. 豹子和老虎 C. 变化和稳定 D. 速度和力量
-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中的“长蛇”和“骥马”分别比喻什么? A. 势力受挫和英才超越 B. 蛇和马 C. 困难和成功 D. 速度和力量
-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中的“水龙”和“青盖”分别比喻什么? A. 政权或君主的移动 B. 龙和盖子 C. 水和天空 D. 速度和方向
答案:
- B
- B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兴衰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何逊的《行经孙氏陵》: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何逊的《行经孙氏陵》:两者都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兴衰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何逊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