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照水联句 何逊 〔南北朝〕 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
白话文翻译:
插上花朵,整理鬓发,徘徊不前又返回。虽然喜爱水中的倒影,又担心弄湿了罗裙。站在桥上观赏远处的山色,映照在沙洲上显得格外美丽。不顾春天的荷叶摇动,更加害怕小鸟飞过。
注释:
- 插花:指女子在头上插戴花朵。
- 行理鬓:整理头发。
- 迁延:徘徊,犹豫不前。
- 水上影:水中的倒影。
- 罗衣:轻软的丝织衣服。
- 黛色:指远山的颜色,通常为深绿色。
-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 铅晖:指日光,因日光呈铅灰色而得名。
- 春荷动:春天的荷叶随风摇动。
- 小禽飞:小鸟飞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写诗,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诗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水边的情景,通过她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犹豫和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水边的情景,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中的“插花行理鬓”和“迁延去复归”描绘了女子的动作,而“虽怜水上影”和“复恐湿罗衣”则揭示了她的心理活动。后两句“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女子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女子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插花行理鬓”:女子在头上插戴花朵,并整理头发,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对美的追求。
- “迁延去复归”:女子徘徊不前又返回,表现了她的犹豫和内心的矛盾。
- “虽怜水上影”:女子虽然喜爱水中的倒影,但又有其他的担忧。
- “复恐湿罗衣”:她担心弄湿了罗裙,这可能是她犹豫的原因之一。
- “临桥看黛色”:女子站在桥上观赏远处的山色,展现了她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 “映渚媚铅晖”:山色映照在沙洲上,显得格外美丽,增添了诗的意境。
- “不顾春荷动”:女子不顾春天的荷叶摇动,可能是因为她专注于其他事物。
- “弥畏小禽飞”:她更加害怕小鸟飞过,这可能是她内心的另一种担忧。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拟人手法,如“春荷动”和“小禽飞”,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诗中的一些句子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插花行理鬓”与“迁延去复归”,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水边的情景,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揭示了她内心的犹豫和担忧。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子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美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插花:象征美丽和装饰。
- 水上影:象征倒影和虚幻的美。
- 黛色:象征远山的深绿色,代表自然的美。
- 春荷动: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小禽飞:象征自然界的小生命,可能引起女子的担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插花行理鬓”描绘了女子的什么动作? A. 插戴花朵和整理头发 B. 插戴花朵和整理衣服 C. 插戴花朵和整理鞋子 D. 插戴花朵和整理帽子
-
“虽怜水上影”中的“水上影”指的是什么? A. 水中的倒影 B. 水中的鱼 C. 水中的花 D. 水中的船
-
“临桥看黛色”中的“黛色”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绿色 C. 蓝色 D. 灰色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何逊的《照水联句》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但何逊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女子的情感世界,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包括何逊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