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行旅图
作者: 唐寅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鞋袜东城路,清和四月时。
游姬香满袖,明月水平地。
画烛留锡市,酸风飐酒旗。
少年行乐地,不许众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东城道路,诗人在这清和的四月时节,脚踏轻便的鞋袜,漫步于此。游女的香气飘满了袖口,明月似乎在水面上水平荡漾。画烛的光辉照耀着锡市,微酸的春风轻轻吹动着酒旗。在这欢乐的场所,年轻人尽情享乐,却不愿让旁人知晓。
注释:
- 鞋袜: 指轻便的鞋子和袜子,象征出行的轻松。
- 游姬: 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于歌舞娱乐场所的女子。
- 明月水平地: 形容明月照射在水面上,形成平静的画面。
- 画烛: 指装饰华丽的蜡烛,常用于宴会或酒席。
- 锡市: 指盛产锡器的市场,象征繁华。
- 酸风: 春天的风,带有一丝凉意。
- 酒旗: 酒馆或酒席上悬挂的标志,代表欢庆的场合。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可以感受到唐寅对游乐生活的描绘,反映了明代文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绘生活和自然景观为主,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可能在游玩途中,见到美丽的春景,感受到青春的气息,因而写下这首充满生机的诗篇。
诗歌鉴赏:
《行旅图》是一首描写春游乐景的诗,表现了唐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从“东城路”到“清和四月”,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游姬的香气,明月的映射,都在渲染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在欢庆的场合中,年轻人们尽情享乐,但又不愿让众人知晓,似乎在表达一种隐秘的快乐与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画烛”、“酒旗”等,营造出一种热闹的场景,展现了青年人追求欢乐的情感。诗中虽有欢愉的表象,但也透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体现出唐寅对于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鞋袜东城路: 诗人轻装上路,象征出行的轻松与自由。
- 清和四月时: 描绘春天的温暖和宜人的气候。
- 游姬香满袖: 游女的香气袭来,带来了生活的美好。
- 明月水平地: 明月倒映在水面,营造出宁静的美景。
- 画烛留锡市: 酒席上的烛光照耀,增添了热闹气氛。
- 酸风飐酒旗: 春风轻拂,酒旗摇曳,象征欢庆的场合。
- 少年行乐地: 青年们在享受生活的快乐。
- 不许众人知: 隐秘的快乐,表达了对个人幸福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 “明月水平地”比喻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拟人: “游姬香满袖”,把游女的香气拟人化,营造出生动的画面。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游乐的热爱,体现了对青春的珍惜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寅独特的生活态度与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鞋袜: 出行的轻松与自在。
- 游姬: 美丽与欢愉的象征。
- 明月: 纯净与宁静的象征。
- 画烛: 热闹与欢庆的象征。
- 酒旗: 享乐与欢聚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游姬香满袖”中的“游姬”指的是:
- A. 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青年
- D. 春风
-
诗中提到的“锡市”象征着:
- A. 繁华的市场
- B. 乡村
- C. 农田
- D. 西山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唐寅的《行旅图》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春游的欢愉,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明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