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
时间: 2025-01-17 09:24: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游仙迹见丰碑,
除却麻姑更有谁。
云盖青山龙卧处,
日临丹洞鹤归时。
霜凝上界花开晚,
月冷中天果熟迟。
人到便须抛世事,
稻田还拟种灵芝。
白话文翻译:
曾经游览过仙人的踪迹,看见那丰碑耸立,
除了麻姑,又有谁人能够与之相比呢?
云雾缭绕的青山是龙卧的地方,
阳光照耀着丹洞时,白鹤正归来。
霜冻凝结,花儿开得迟缓,
月光寒冷,天上果实成熟得也晚。
人来到这里就应该抛弃世俗的烦恼,
稻田中还想再种灵芝。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迹: 仙人的踪迹,指神仙所到之地。
- 丰碑: 指伟大的业绩或事迹的标志。
- 麻姑: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 龙卧: 指青山如龙蜷卧的样子,形象生动。
- 丹洞: 指丹药的洞府,象征着修炼和长生不老。
- 灵芝: 中药材,象征长生不老,常与仙人联系在一起。
典故解析:
- 麻姑: 在道教文化中,麻姑是长寿的象征,常常出现在与长生不老相关的故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豪放,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古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刘禹锡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经历过多次贬谪,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创作背景: 《麻姑山》作于刘禹锡被贬期间,诗人常常向往隐逸生活,渴望逃离繁杂的世俗,向往仙人境界,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麻姑山》通过描绘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曾游仙迹见丰碑”,开篇即引入了仙人和丰碑的意象,暗示着历史上伟大的成就与个人的渺小。接下来的描写中,龙卧、鹤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仙气缭绕的氛围,令人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人到便须抛世事”一句中,诗人明确表示了对世俗的超脱,意在强调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泊而超然,诗人以自然为背景,结合自身的感受,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仅是对外在环境的向往,更是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在传达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稻田还拟种灵芝”的结句中,象征着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游仙迹见丰碑: 诗人曾经游览过仙人的足迹,看到许多伟大的成就。
- 除却麻姑更有谁: 除了麻姑这样的仙女,还有谁能与之相比呢?
- 云盖青山龙卧处: 云雾缭绕的青山就像龙卧在那里。
- 日临丹洞鹤归时: 日落时分,阳光照耀着丹洞,白鹤归巢。
- 霜凝上界花开晚: 霜冻降临之际,花儿开得比较晚。
- 月冷中天果熟迟: 月光冷清,天上果实成熟得也很晚。
- 人到便须抛世事: 人来到这里,就应该抛弃世俗的烦恼。
- 稻田还拟种灵芝: 在稻田中还想再种灵芝,追求长生。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盖青山龙卧处”,将青山比喻为龙,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鹤归时”赋予了白鹤以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迹: 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丰碑: 代表着历史的伟大成就。
- 青山: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雄伟。
- 灵芝: 代表着长生与健康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麻姑”,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寿
- C. 权力
- D. 美貌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追忆
- B. 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自然的赞美
-
“云盖青山龙卧处”这句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夸张
- D. 对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通过静谧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李白《庐山谣》:与《麻姑山》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奔放,而刘禹锡更倾向于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禹锡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