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窗外横山入画,门前流水堪听。
洞天幽处少人行。不是尘寰路径。
占得静中风月,却回闹里人情。
湛然六识自安宁。一任闲歌闲咏。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山横亘如画,门前的流水清澈可听。
幽静的洞天里鲜有人行走,这里并不是尘世的常道。
在这宁静中,我享受着风月,却又回到喧闹的人间情感。
理智安宁而明亮,任凭我随意歌唱和吟咏。
注释:
- 横山:横亘的山,形容山的壮丽。
- 堪听:值得倾听,形容流水声美妙动听。
- 洞天:指幽静的山洞或隐秘的地方。
- 尘寰:尘世,指繁华的世俗生活。
- 占得:获得,享受。
- 人情:人间的情感,世俗的纷扰。
- 湛然:清澈明亮,形容心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志平,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抒情诗和山水诗著称,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隐居之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反思。它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时期,文人对内心平静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西江月》通过描绘自然的静谧与个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开篇以“窗外横山入画,门前流水堪听”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山水相映,似乎将人带入一个如画的世界。接下来的“洞天幽处少人行”,则暗示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珍视,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然而,随着“却回闹里人情”的出现,诗中的宁静与世俗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显露出诗人内心的冲突与无奈。尽管身处繁华喧嚣中,但诗人依然渴望那份宁静,试图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安宁。最后,诗人以“任闲歌闲咏”结束,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体现了对生活的随性态度。
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自然,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与思维深度,充满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窗外横山入画:外面山峦横亘,宛如一幅画卷,描绘自然的美。
- 门前流水堪听:门前的流水声动听,营造出一种清新的环境。
- 洞天幽处少人行:幽静的地方人迹稀少,强调宁静。
- 不是尘寰路径:这里不是尘世的常规道路,体现出与世俗的隔离。
- 占得静中风月: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风景与月色。
- 却回闹里人情:内心却难以逃避世俗的纷扰。
- 湛然六识自安宁:心灵明净,感受到内心的安宁。
- 一任闲歌闲咏:随意地吟唱,表达内心的自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横山入画,流水堪听”,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诗歌的美感。
- 形象比喻:山如画,流水如歌,形象生动,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反衬:宁静与喧嚣的对比,突显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诗人希望能够在纷扰的世间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和自我。
意象分析:
- 横山:象征着雄伟与静谧,代表着自然的力量。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韵律,给人带来宁静的感受。
- 洞天:象征着隐逸与超脱,反映出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洞天”指的是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幽静的山洞
C. 热闹的集市
答案:B -
“占得静中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生活的喜爱
B. 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C. 对自然美的无所谓
答案:B -
诗中提到“湛然六识自安宁”,六识指的是什么? A. 六种情感
B. 六种感官
C. 六种思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西江月》与《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的美,前者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世俗的对比,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