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1:57:36

细雨湿同云。

绣倦鸳鸯五色纹。

凝望天涯音信杳,微矄。

打窗风雪不堪闻。

倚遍旧笼薰。

泪痕空沁石榴裙。

自捻腰围牢约准,东君。

莫比今宵减几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雨湿同云。绣倦鸳鸯五色纹。凝望天涯音信杳,微矄。打窗风雪不堪闻。倚遍旧笼薰。泪痕空沁石榴裙。自捻腰围牢约准,东君。莫比今宵减几分。

白话文翻译:

细雨湿润了同样的云。绣花的鸳鸯图案已经看得厌倦。凝望着天涯,音信全无,微微倾斜。窗外的风雪声让人难以忍受。我倚靠着旧日的香笼,泪痕已经渗透了石榴裙。自己捏着腰围,想着与春天的约定。东风啊,今晚可不要比往常少几分温暖。

注释:

  • 细雨:细小的雨滴,通常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 鸳鸯:象征爱情的鸟类,这里指绣有鸳鸯的布料。
  • 凝望天涯音信杳:指远方的音信完全没有,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 微矄:微微倾斜,形容心情的低落。
  • 打窗风雪:窗外的风雪声,表现了外界的凶险与内心的孤寂。
  • 旧笼薰:旧日的香笼,暗喻曾经的美好回忆。
  • 石榴裙:一种华丽的裙子,象征女性的娇美与柔情。
  • 东君:春天的象征,寓意着恋爱、希望与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深,明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爱情、自然的细腻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南乡子 其三》是陆深在春天的背景下写成,诗中流露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及对春天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乡子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层次呈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爱情的深切期盼。开篇的“细雨湿同云”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细雨和乌云交织在一起,似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伤。接着,诗人以“绣倦鸳鸯五色纹”表达了对爱情的疲惫感,鸳鸯图案在这里不再是美好的象征,而是令人厌倦的负担。

从“凝望天涯音信杳”,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方恋人音信全无的失落与惆怅。随着“打窗风雪不堪闻”的描绘,外界的恶劣天气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诗人在“倚遍旧笼薰”中依旧怀念过去的美好,泪痕映衬了她的思念与无奈。

最后一句“莫比今宵减几分”则是对春天的期待,渴望东风能够带来温暖与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生活的无奈,让人感受到深切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雨湿同云:描绘细雨与乌云相伴,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2. 绣倦鸳鸯五色纹:表现对爱情的厌倦,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3. 凝望天涯音信杳:表达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音信全无使人心痛。
  4. 微矄:微微倾斜,暗示心情的低落与失落。
  5. 打窗风雪不堪闻:窗外的风雪声,增加了孤独感。
  6. 倚遍旧笼薰:怀念过去的美好,香笼暗示了温暖的回忆。
  7. 泪痕空沁石榴裙:泪痕渗透了裙子,象征着深切的思念与难以释怀的情感。
  8. 自捻腰围牢约准,东君:自我安慰,期待与春天的约定。
  9. 莫比今宵减几分:希望今夜的温暖与美好不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与云比作内心的忧伤。
  • 拟人:东君被赋予人性,成为温暖的象征。
  • 对仗:如“风雪不堪闻”与“倚遍旧笼薰”形成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雨、鸳鸯、风雪等意象,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常常经历的孤独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柔情与忧伤。
  • 鸳鸯:象征爱情与美好生活。
  • 风雪:象征外部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孤独。
  • 石榴裙:象征女性的柔美与情感的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乡子 其三》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陆深
    • C) 苏轼
    • D) 杜甫
  2. 诗中“细雨湿同云”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期待
  3.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B) 陆深
  2. B) 忧伤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陆深《南乡子 其三》与李清照《如梦令》对比: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但陆深的诗以细雨与风雪展现外部环境的恶劣,传达深切的忧伤;而李清照则通过清新的意象与轻快的节奏,展现出一种虽有思念但依然乐观的心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