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白话文翻译:
小寒时节与大吕相连,欢快的喜鹊在树上筑起新巢。
它们在河曲处觅食,衔着紫色的食物飞绕树梢。
霜鹰飞近北方,雉鸡则藏身于丛生的茅草中。
不要怪天气严寒刺骨,因为此时正是春冬交替的时节。
注释:
-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气温逐渐降低,但尚未达到最冷的状态。
- 大吕:古代乐器之一,指的是一种音调,常用来比喻和谐的事物。
- 欢鹊:喜鹊,象征吉祥,常被认为是好兆头。
- 河曲:河流的弯曲处。
- 紫:指紫色的食物,可能是指某种果实或者昆虫。
- 霜鹰:形容鹰在寒霜中的状态,显得更加凶猛。
- 雉:雉鸡,常见于田野,具有隐蔽性。
- 严凝切:形容天气寒冷刺骨。
- 春冬交:春天与冬天的交替,体现了季节的变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重视内容与情感,擅长抒情诗、咏物诗等。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小寒时节,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廿四气诗 小寒十二月节》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小寒时节的气候特点及生物活动。诗中以“欢鹊垒新巢”开篇,给人一种温暖的画面,喜鹊筑巢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喜鹊的活泼与灵动,展现了冬季中的生机。
随后“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描绘了寒冷天气下鸟类的状态,鹰的凶猛与雉的隐蔽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最后“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一句,诗人总结了天气的严寒并指出这是春冬交替的时节,暗含着对生命轮回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寒连大吕:小寒节气与大吕音调相连,象征着季节的变换。
- 欢鹊垒新巢:喜鹊欢快地筑起新巢,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拾食寻河曲:喜鹊在河曲处寻觅食物,展现了自然的活力。
- 衔紫绕树梢:鸟儿衔着紫色的食物飞绕树梢,描绘了活泼的画面。
- 霜鹰近北首:寒霜中的鹰飞近北方,表现出严寒的特征。
- 雊雉隐丛茅:雉鸡藏身于茅草中,表现了自然的生存智慧。
- 莫怪严凝切:不要责怪天气寒冷,反映出对自然的理解。
- 春冬正月交:春天与冬天交替,象征生命的轮回。
修辞手法:
- 比喻:小寒与大吕的联系,象征季节的变化。
- 拟人:欢鹊的欢快活动,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上联与下联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小寒节气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与思考,蕴含着生命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欢鹊:象征吉祥与春天的到来,寓意生机与希望。
- 霜鹰:象征寒冷与凶猛,表现自然的严酷。
- 河曲: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寒与哪个节气相连?
- A) 立春
- B) 大吕
- C) 小满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哪些?
- A) 喜鹊和麻雀
- B) 雉鸡和霜鹰
- C) 喜鹊和雉鸡
- 答案:C
-
“莫怪严凝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责怪天气
- B) 对自然的理解
- C) 对春天的期待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的诗歌均关注自然与人情,元稹的诗歌更具生动的描写,而白居易的诗歌则注重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选》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