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三 越丛山至太平,遥望黄山一角》
时间: 2025-01-06 13:01: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峻岭悬桥一线通,
飙轮辗转碧山丛。
当头时见插云峰。
林密岩阴惊昼晦,
峦开视展又晴空。
黄山一角有无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悬在峻岭上的桥,宛如一线通向远方;山间的风车在碧绿的山丛中飞速转动,令人印象深刻。远处可以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林木茂密,岩石阴暗,使得白昼似乎变得昏暗,而峰峦的开阔视野又展现了晴朗的天空。在这幅画面中,黄山的一角似乎有无穷的神秘。
注释:
- 峻岭:高峻的山岭。
- 悬桥:悬在高处的桥,形容桥梁的险峻。
- 飙轮:风车,借指快速转动的物体。
- 插云峰:指高耸如云的山峰。
- 林密:树林茂密,形容环境的幽暗。
- 岩阴:岩石投下的阴影。
- 峦开:山峰的开阔之处,指可见的天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黄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宛敏灏,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上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黄山时,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黄山的壮丽景象。开头部分“峻岭悬桥一线通”,形象地描绘出悬桥的险峻与壮观,给人一种身处高处的紧张感和美的享受。接着,通过“飙轮辗转碧山丛”,将自然界的动态景象与静谧的山林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诗中“当头时见插云峰”,表现了远望的豪情与对自然的崇敬。
“林密岩阴惊昼晦”则通过对比手法,营造出阴暗与光明的对立,彰显出黄山的多变气候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而最后一句“黄山一角有无中”,则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既是对黄山美景的总结,也是对自然奥秘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峻岭悬桥一线通:描绘了高耸的山岭与悬桥的壮丽,象征着通往美好景象的道路。
- 飙轮辗转碧山丛:风车的快速运转与青翠的山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当头时见插云峰:远眺高峰,给人以震撼,表现对大自然的敬畏。
- 林密岩阴惊昼晦:幽暗的林间让人感到惊讶,暗示自然的神秘。
- 峦开视展又晴空:山峰的开阔让人看到明亮的天空,象征希望与光明。
- 黄山一角有无中:最后一句引人深思,展现了黄山的不可知与神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对仗:如“峦开视展又晴空”,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意象:通过“悬桥”、“插云峰”等意象,传达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黄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美的力量与哲理。
意象分析:
- 峻岭:象征高尚与险峻,代表自然的伟大。
- 悬桥:象征连接与通往未知的勇气。
- 黄山: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之美,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飙轮”指的是什么?
- A. 风车
- B. 飞机
- C. 汽车
-
诗中哪些意象表现了高耸入云的感觉?
- A. 林密
- B. 插云峰
- C. 碧山丛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思考
- B.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满江红》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者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前者更注重对黄山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通过瀑布展现自然的动感和气势。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美的体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