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 其五》

时间: 2025-01-09 14:32:37

上马出门去,马鞭持与郎。

郎度孟津水,何时还故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杨柳歌 其五
作者: 李攀龙 〔明代〕

上马出门去,马鞭持与郎。
郎度孟津水,何时还故乡。

白话文翻译:

我骑马出门,手中握着马鞭,
你却渡过孟津河,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注释:

  • 上马:骑上马。
  • 出门:离开家门。
  • 马鞭:用来驱使马的工具。
  • :指代诗中的对象,可能是情人或朋友。
  • 孟津:指的是孟津河,位于今河南省,是黄河的一部分。
  • 何时:什么时候。
  • 故乡:出生或生活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孟津:孟津是历史上重要的渡口,许多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诗篇,象征着离愁别绪。
  • 此诗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反映了古代人们在出行时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攀龙,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年代,其作品常表现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恋,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离乡出游之际,表达了对亲人或爱人的依依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离别的普遍感受。

诗歌鉴赏:

《折杨柳歌 其五》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上马出门去,马鞭持与郎”,描绘了骑行的动作和手持马鞭的场景,给人一种即将出发的紧迫感和决然之情。“郎度孟津水”则转而描写了对方的行踪,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仿佛在说,虽然我已经出发,但你却早已在渡河,象征着距离的拉远。最后一句“何时还故乡”,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带有浓厚的思乡情怀。

全诗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和对话,呈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思念,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李攀龙在此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生活细节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代入感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马出门去:展现了诗人出行的状态,暗示着离开的决心。
  2. 马鞭持与郎:暗示着对方或情人的陪伴,表达对彼此的依恋。
  3. 郎度孟津水:提到具体的地名,形成一种地理上的隔阂。
  4. 何时还故乡: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且直接。

修辞手法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展示了诗的韵律美。
  • 象征:孟津河象征着阻隔和离别,故乡则是归属感的象征。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离别的情景,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传达了人们在旅途中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出行和自由。
  • 孟津水:代表着离别和阻隔。
  • 故乡:象征着归属和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郎”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爱人或朋友
    C. 诗人的马

  2. “何时还故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思念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孟津水”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旅行的开始
    B. 离别的阻隔
    C. 生活的安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夜泊牛津》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但相比之下,李攀龙的《折杨柳歌》更侧重于具体的离别场景,而李白则更多地描绘了孤独的夜景和对过往的回忆。两者都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但各有侧重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