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袅袅河堤树,
依依魏主营。
江陵有旧曲,
洛下作新声。
妾对长杨苑,
君登高柳城。
春还应共见,
荡子太无情。
白话文翻译:
河边的树轻轻摇曳,
依依地环绕着魏国的营地。
江陵有着往日的歌曲,
洛阳则传来新的旋律。
我在长杨苑中对着你,
你却在高高的柳城上。
春天还会再相见,
可是你这游子太无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袅袅:轻柔摇动的样子,形容树木轻轻摇摆。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江陵: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旧曲:指过往时的歌曲。
- 新声:指新的歌声或旋律。
- 妾:指女方,古代女子自称。
- 君:指男方,古代男子的尊称。
- 荡子:游荡的游子,指远行的人。
典故解析:
- 魏主营:指古代魏国的军营,反映了战乱和离别的背景。
- 长杨苑和高柳城:分别象征着期盼与离愁,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陵,字景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曾任南朝梁的官员。他以辞赋见长,风格优雅,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折杨柳》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离别常见。诗中充满了对离散的惆怅与对爱情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折杨柳》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在春天时节,男女主人公因离别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描绘了河边摇曳的柳树,传达出一种柔美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提到的魏主营,暗示着战乱与离别的背景,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江陵的旧曲与洛下的新声,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旧曲的怀念与新声的陌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妾与君之间的对话,展现了深切的情感,但又因高柳城的距离而显得无奈。最后一句“荡子太无情”,更是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游子的无奈与深切的思念,充满了女性的柔情与苦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在动乱中人们对爱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深邃的人生哲思与情感的复杂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袅袅河堤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河边树木柔美的姿态,暗含对春天的向往。
- 依依魏主营:传达出对过去的依恋,魏主营暗示了历史的背景,增加了诗的厚度。
- 江陵有旧曲:旧曲代表着过往的回忆,表现出对旧日时光的眷恋。
- 洛下作新声:新声则象征着变化与新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
- 妾对长杨苑:抒发对爱人的思念,长杨苑成为了情感的寄托。
- 君登高柳城:高柳城象征着距离与隔阂,突显出二人不能相聚的遗憾。
- 春还应共见:表达出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 荡子太无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将情感推向极致,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和春天的情景比作人间情感,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树木的“袅袅”和“依依”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使得景色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在动荡时代背景下,个人情感的脆弱与无奈,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着柔美与依恋,常常与离别的情感相联系。
- 河堤: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变迁。
- 江陵: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过往的记忆。
- 高柳城:象征着距离与隔离,表现出相思的苦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袅袅河堤树”用来形容什么? A. 树木的摇曳
B. 河水的流动
C. 远方的山丘 -
诗中提到的“荡子”指的是谁? A. 女子
B. 游子
C. 朋友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景色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同样表现了爱情的悲欢离合。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折杨柳》与《离骚》(屈原):
- 两者都表达了对离散的思念,但《折杨柳》更多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离骚》则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