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夏阳羡山中病起有怀汉陂舅李宾父
丰越人 〔明代〕
一卧春归尽,清羸寄翠微。
地偏莺较少,花在客来稀。
江竹浸茶圃,山榴罥葛衣。
风流怀二仲,吟眺忽斜晖。
白话文翻译:
我在山中卧病,春天已悄然离去,身体虚弱只能寄情于青翠的山色。
这里的黄莺比较稀少,花儿也因来客不多而显得稀疏。
江边的竹子映入茶园,山中的石榴花缠绕在葛衣上。
我怀念二位朋友,轻声吟唱,忽然发现夕阳斜晖洒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卧:指躺下或卧病。
- 春归尽:春天已经过去。
- 清羸:指身体清瘦虚弱。
-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
- 地偏:地方偏僻。
- 莺较少:黄莺比较少。
- 江竹:指江边的竹子。
- 罥葛衣:形容山榴花缠绕在葛衣上。
- 风流:指风雅情怀。
- 二仲:指两位朋友。
典故解析:
- 汉陂:指汉朝时期的陂水,可能指与朋友李宾父的交情。
- 风流怀二仲: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友谊和风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丰越人(丰子恺),明代诗人,生于风景秀丽的阳羡山,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生病期间,反映出他在病床上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病”起笔,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春天的离去让诗人感到失落,身体的羸弱更是让他对自然的美景感到无奈。诗中提到的“地偏莺较少”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单。接下来的“江竹浸茶圃,山榴罥葛衣”,将自然的美丽细腻地展现出来,竹子和茶园的结合,山石与花卉的交织,都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意象。
“风流怀二仲”一句,强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仿佛在病中吟唱着友谊的曲调,带着淡淡的惆怅。最后一句“吟眺忽斜晖”则在夕阳的映照下,给整首诗带来了一种温暖而又落寞的情绪,既有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也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全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交织着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卧春归尽:病卧之中,感受到春天已悄然离去,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 清羸寄翠微:身体虚弱,却寄情于青翠的山色,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地偏莺较少:描绘出环境的幽静与孤独,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 花在客来稀:花开得稀少,反映出社交的乏味。
- 江竹浸茶圃:自然景色的描绘,竹子和茶园的结合表现出一种田园诗意。
- 山榴罥葛衣:山石与花卉的相依相缠,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风流怀二仲: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追忆,情感真挚。
- 吟眺忽斜晖:在夕阳的映照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归尽”比喻生命的流逝。
- 拟人:山石与花卉的相依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 对仗:如“江竹浸茶圃,山榴罥葛衣”,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孤独的心情,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的勃发与希望。
- 翠微:代表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寄情之地。
- 莺:象征春天的生机,表现出环境的孤寂。
- 江竹:体现出水边的宁静与雅致。
- 山榴:象征着自然的繁华和生命的力量。
- 斜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地偏莺较少”意味着什么?
- A. 黄莺很多
- B. 环境幽静
- C. 花开繁茂
- D. 诗人心情愉快
-
诗中提到的“风流怀二仲”中的“二仲”指的是?
- A. 两位朋友
- B. 两个弟弟
- C. 两位老师
- D. 两个家族
答案:
- C. 明代
- B. 环境幽静
- A. 两位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加沉重,背景充满动荡与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丰越人的作品相似,都表现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加注重自然的意境与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概论》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