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白头吟》
时间: 2025-01-01 14:0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代白头吟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暖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开篇以“朱丝绳”与“玉壶冰”比喻感情的真挚与清澈。接着,诗人感叹曾经的情感与如今的猜疑对立,表达出人情的贱薄和旧恩的难以维系。后面几句提到微小的瑕疵可以导致深重的隔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脆弱得如同丘山,一点瑕疵便难以承受。再往下,诗人则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生活中的琐碎与复杂,最后总结古往今来的情感都如此,并不只是你一人如此。
注释
- 直如朱丝绳:形容感情的真挚,如同红色丝绳般直接。
- 清如玉壶冰:形容情感清澈如同冰冷的玉壶。
- 何惭宿昔意:为何要羞愧于过去的情意。
- 猜恨:指猜忌与仇恨。
- 毫发一为瑕:指微小的缺陷就可能引发大的误会。
- 丘山不可胜:比喻关系的脆弱,无法承受更多的冲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466年),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感情著称。其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为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代白头吟》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士人阶层面临生存与情感的双重压力。鲍照通过此诗表达对人情冷暖、恩怨情仇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困境。
诗歌鉴赏
《代白头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用“朱丝绳”和“玉壶冰”描绘了理想中的爱情和友情,表现出一种纯洁的向往。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人情的复杂和世事的无常。情感的脆弱,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和仇恨,逐渐取代了最初的美好。鲍照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又充满了文学的魅力。
诗中提到的“毫发一为瑕”以及“丘山不可胜”巧妙地展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与脆弱,似乎在告诫我们:在感情中,任何小的误会都可能导致巨大的裂痕。诗人对古人的感慨,更是引发读者对自己情感的思考,感受到那种无奈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如朱丝绳:比喻情感的直接与真诚。
- 清如玉壶冰:比喻情感的清澈与纯净。
- 何惭宿昔意:自我反思过去的情感,感到羞愧。
- 猜恨坐相仍:表达了因猜忌而存在的仇恨。
- 人情贱恩旧:揭示人情之贱薄,过去的恩情难以维系。
- 毫发一为瑕:微小的瑕疵可能导致更大的隔阂。
- 丘山不可胜:比喻关系的脆弱。
- 食苗实硕鼠: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困扰。
- 点白信苍蝇:形容生活中的琐碎与繁杂。
- 凫鹄远成美:理想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对比。
- 薪刍前见凌:对生活琐事的描绘。
- 申黜褒女进:提到历史上的人物与事迹。
- 班去赵姬升:引入历史人物,反映情感的无常。
- 周王日沦惑:古代王朝的衰败与混乱。
- 汉帝益嗟称:历史的沉浮与感叹。
- 心赏犹难恃:内心的欣赏很难依靠外在的表现。
- 貌恭岂易凭:外表的恭敬并不容易信赖。
- 古来共如此:历史上人情冷暖的普遍现象。
- 非君独抚膺:强调这种感受并非独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丝绳”、“玉壶冰”用以表达情感的纯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短句增强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揭示人情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常,探讨人际关系中的猜忌和仇恨,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性中寻找真情。鲍照通过古今对比,呼唤对情感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丝绳:象征真挚感情。
- 玉壶冰:象征清澈的情感与友情。
- 丘山:象征人际关系的脆弱。
- 硕鼠、苍蝇:象征生活中的困扰与琐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用什么比喻表达感情的真挚?
- A. 朱丝绳
- B. 苍蝇
- C. 丘山
- D. 硕鼠
-
填空题:诗中提到“毫发一为瑕”,意指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古来共如此”,强调的是人情的恒常性。(对/错)
答案
- A
- 微小的瑕疵可能导致更大的隔阂。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头吟》:李白的《白头吟》同样探讨情感与时间的流逝,反映出对爱情的感慨。
- 《长恨歌》: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历史故事表达爱情的无常与悲剧,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鲍照 vs. 李白:鲍照的《代白头吟》更注重人情的复杂,李白的《白头吟》则更偏向于对爱情的理想化追求。
- 鲍照 vs. 白居易:两者都关注情感,但鲍照更关注人际关系的脆弱,而白居易则通过历史故事表达情感的悲剧性。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鲍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