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放歌行》
时间: 2025-01-17 10:2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小人和贤士的思考,并表现了对贤君的期待与关切。诗中提到蓼虫避开葵堇,暗指小人因自私而不知贤者的志向;鸡鸣时分,洛城的禁门打开,车马喧嚷,表明盛大场面;而作者则感叹时光流逝,钟声未归,抒发了对贤君的期盼与忧虑,尤其是在贤君是否能识才、重视人才的问题上。
注释:
- 蓼虫:一种小虫,寓意小人。
- 葵堇:指一种植物,象征着美好事物。
- 安知:怎么能知道。
- 旷士:志向高远的人。
- 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马,象征权贵。
- 素带:白色的带子,象征纯洁。
- 华缨:华丽的缨带,象征地位和荣华。
- 夷世:平常的世界。
- 贤君:明智的君主。
- 明虑:清晰的思虑。
- 白璧:白色的美玉,比喻珍贵的事物。
- 黄金台:象征荣耀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东魏,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同代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及对贤士的向往。
创作背景:
《代放歌行》写于鲍照政治理想受到压制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小人政治的批判和对贤君的渴望。
诗歌鉴赏:
《代放歌行》是一首充满深刻思考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小人和贤士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开头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小人的狭隘和自私,突显了旷士的高尚情怀。随着诗的深入,作者描绘了繁华的洛城,暗示政治的热闹与不平等,尽管表面上热闹非凡,但在真正的贤君面前,仍显得苍白无力。
诗中对时间的感慨,表现了对贤君的期待和焦虑,尤其是“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理想未竟的矛盾。结尾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贤君的关切,质问其为何迟迟未现,让人感受到一种迫切的期待和对人才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构建出一个充满社会批判与理想追求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深切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蓼虫避葵堇:小虫子避开美好的植物,象征小人自私自利。
- 习苦不言非:小人习惯于卑鄙,不愿意表达真实的情感。
- 小人自龌龊:小人自我放纵,表现出其龌龊的本质。
- 安知旷士怀:小人怎能理解高尚者的志向呢?
- 鸡鸣洛城里:洛城的鸡鸣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禁门平旦开:清晨禁门打开,象征着机会的来临。
- 冠盖纵横至:四方的权贵纷纷到来,象征政治的热闹。
- 车骑四方来:车马从四面八方而来,表现出荣华富贵的场景。
- 素带曳长飙: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志向。
- 华缨结远埃:华丽的缨带连接着远方的理想。
- 日中安能止:太阳高悬,时间不应停止。
- 钟鸣犹未归:钟声未归,暗示着理想未实现。
- 夷世不可逢:在世间不能遇到理想的社会。
- 贤君信爱才:贤明的君主应重视人才。
- 明虑自天断:清晰的思虑来自于高尚的志向。
- 不受外嫌猜:不受外界的猜疑与嫌忌。
- 一言分珪爵:一句话可以决定地位与荣华。
- 片善辞草莱:小小的善行也可被重视。
- 岂伊白璧赐:难道只是凭借美玉的馈赠吗?
- 将起黄金台:象征着高大的理想与追求。
- 今君有何疾:如今的君主为何不能识人?
- 临路独迟回:在路上独自徘徊,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手法,将小人比作蓼虫,表现其自私的本性。
- 对仗:诗中有多个对仗工整的句子,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白璧”、“黄金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尚目标。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小人与贤士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对贤明君主的期待,突显了人才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与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蓼虫:象征小人,反映人性的卑劣。
- 葵堇:象征美好与高尚,代表理想与追求。
- 鸡鸣:象征新的一天与新的机会。
- 冠盖:象征权力与地位。
- 白璧:象征珍贵的情感与价值。
- 黄金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蓼虫”象征什么? A. 小人
B. 高士
C. 美好事物
答案:A -
“日中安能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小人的嘲讽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贤君”应当如何? A. 重视人才
B. 忽视人才
C. 只关注权利
答案:A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鲍照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鲍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