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作者: 朱庸斋
碧纱轻动。似怯银钩重。
几夜行云谁与共。羞对被池双凤。
西风铅泪抛残。垂垂花影侵阑。
检点合欢罗带,他时好倩人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轻柔的场景,碧色的纱窗轻轻飘动,似乎害怕那沉重的银钩。几夜的浮云,谁能相伴而行呢?对此情此景,我羞于面对那池中的双凤(象征着美好的情感)。西风吹来,泪水如铅般沉重地抛弃了一切,花影慢慢侵入了栏杆。回想起那合欢的罗带,期待将来能与心爱的人一起欣赏。
注释:
- 碧纱:指青绿色的纱窗。
- 银钩:用来形容一个沉重的东西,或许是指某种情感的负担。
- 被池双凤:象征着美好爱情的双凤,暗指对情感的羞愧。
- 西风:象征着悲凉和离别。
- 铅泪:形容悲伤的眼泪,重如铅。
- 合欢罗带:合欢是指一种能够合二为一的情感,罗带象征着美好的情感连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庸斋,字不详,生于近代,其诗词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一个思念的夜晚,作者通过描绘场景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更加细腻,作者正是在这股浪潮中,倾诉自己的感受。
诗歌鉴赏:
朱庸斋的《清平乐》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打动读者。词中通过“碧纱轻动”勾勒出轻柔而又柔弱的场景,仿佛一切都在轻轻摇曳,给人以宁静之感。然而,随着“似怯银钩重”的出现,潜在的沉重感悄然浮现,揭示了内心的忧虑和不安。接着,作者用“几夜行云谁与共”展现了孤独的情感,夜空中的浮云似乎在与他对话,却又显得无比寂寞。
“羞对被池双凤”一句,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羞赧,仿佛在说面对美好的事物时的自卑和无奈。西风带来的“铅泪”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厚重,似乎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最后一句“检点合欢罗带,他时好倩人看”则寄托了对未来爱情的期待,合欢象征着美好的情感,罗带则是对爱情的连接。整首词在细腻的意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盼,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情感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纱轻动:描绘出轻柔的景象,暗含思念之情。
- 似怯银钩重:表明对重压下的情感的敏感与脆弱。
- 几夜行云谁与共:表达了孤独感,渴望有知音相伴。
- 羞对被池双凤: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羞涩。
- 西风铅泪抛残:西风象征离别,铅泪强调悲伤的沉重。
- 垂垂花影侵阑:花影象征着美好的情感,慢慢侵入栏杆。
- 检点合欢罗带:回忆与心爱之人一起度过的时光。
- 他时好倩人看:期待未来与爱人共享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铅泪”比喻悲伤,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如“西风”带有感情色彩,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性。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期待,让人感受到那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纱:象征柔美与轻盈。
- 银钩:隐喻情感的沉重与负担。
- 双凤:象征爱情的美好与理想。
- 西风:象征离别与悲伤。
- 合欢罗带:象征着爱情的结合与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纱轻动”最能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A. 轻松愉快
B. 孤独忧伤
C. 愤怒不满 -
“西风铅泪抛残”中,铅泪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期待 -
词中提到的“合欢罗带”代表了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家庭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渴望。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诗词对比:
朱庸斋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但朱庸斋更偏向于孤独感的渲染,而李清照则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与温柔。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理解和表达。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手册》
- 《近现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