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丙申春节自北京南还,车过徐州作》
时间: 2025-01-01 17:47: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丙申春节自北京南还,车过徐州作
作者: 龙榆生
望荒台老树锁苍烟,霸图已全收。
自济南南去,冈峦磊砢,奔赴城头。
乍喜初阳解冻,逝水任悠悠。
四战真形胜,谁拥貔貅。
废垒创痕犹在,但青青麦陇,飏起欢讴。
记天旋地动,风卷落花愁。
爱军民情同鱼水,扫游氛直下到穷陬。
从今后变河山景,长巩金瓯。
白话文翻译
望着荒台上老树锁住了苍茫的烟雾,昔日的霸图已经全部收复。
从济南南下,越过层峦叠嶂,奔赴城头。
初阳乍现,解冻万物,流水悠悠而逝。
四战之地的胜景,谁来把持那犀利的貔貅?
废弃的城垒创痕依旧,但绿油油的麦田,飘起欢快的歌声。
记得那天旋地动,风卷落花的愁绪。
我爱军民如同鱼水,扫除邪气直至穷乡僻壤。
从今以后,河山的景色将会变得更加美好,长久巩固金瓯的安宁。
注释
- 荒台:指荒凉的台地,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霸图:指统治或战争的图谋,这里意味着国家的安定。
- 冈峦:形容山丘的起伏。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权威和财富。
- 麦陇:指麦田,象征着丰收和希望。
- 金瓯:比喻国家的安宁和富强。
典故解析
- 四战真形胜:指历史上四次重大的战役,象征着国家的强盛。
- 鱼水情:形容军民关系的密切,像鱼和水一样不可分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2-1969),字瑛生,号冷卉,近现代著名诗人和翻译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丙申年春节,作者从北京南下,经过徐州,写下了对国家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和国家安定的关注。
诗歌鉴赏
此诗以“望荒台老树锁苍烟”开篇,营造出一种苍凉、历史感的氛围。诗人以老树为象征,代表着历史的积淀与沧桑感,同时也暗示着国家的变迁。接着,诗人回顾了从济南南下的旅途,描绘出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象,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乍喜初阳解冻,逝水任悠悠”一句,展现了春天来临的喜悦,寓意着希望与新生。诗人通过“谁拥貔貅”的疑问,引发读者对国家未来的思考,暗示着权力与财富的争夺。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向对战争遗迹的反思,尽管“废垒创痕犹在”,但“青青麦陇”又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与新生。诗中提到的“爱军民情同鱼水”,表达了军民之间深厚的感情,展现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从今后变河山景,长巩金瓯”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描绘了一幅希望的画卷,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荒台老树锁苍烟:望向荒凉的台地,老树如同锁住了苍茫的烟雾,象征历史的沉重与沧桑。
- 霸图已全收:昔日的霸权与战争都已经结束,国家稳定。
- 自济南南去,冈峦磊砢,奔赴城头:从济南出发,越过层峦叠嶂,赶往城头,表现旅途的艰辛与壮丽。
- 乍喜初阳解冻,逝水任悠悠:春天的阳光带来了温暖,流水自由地流淌,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四战真形胜,谁拥貔貅:四次重大的战争胜利,谁来掌控权力与财富,反映了对未来的担忧。
- 废垒创痕犹在,但青青麦陇:战争留下的伤痕依旧,但麦田的绿意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 记天旋地动,风卷落花愁:回忆起动荡的岁月,风卷落花,象征着忧愁与不安。
- 爱军民情同鱼水:表达军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像鱼与水一样密不可分。
- 扫游氛直下到穷陬:清扫邪气,直达偏远的地方,表现出对社会稳定的追求。
- 从今后变河山景,长巩金瓯:展望未来,期待国家安定,长久保持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水情”比喻军民关系的密切。
- 对仗:如“乍喜初阳解冻,逝水任悠悠”保持了句式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与人民幸福的渴望,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未来的希望,传递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与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树:历史的积淀,象征着沧桑与智慧。
- 苍烟:历史的沉重与消逝。
- 麦陇:丰收与希望,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 貔貅: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乍喜初阳解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惆怅
-
“爱军民情同鱼水”中的“鱼水”比喻了什么?
- A. 军队与民众的亲密关系
- B. 自然界的和谐
- C. 经济的发展
-
诗中的“青青麦陇”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的遗迹
- B. 生机与希望
- C. 过去的辉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热爱。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风格上更为细腻,情感也更为私人化。
参考资料
- 《中国近现代诗词选》
- 《龙榆生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