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时间: 2025-01-01 17:5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王时翔 〔清代〕
记乘槎有客建奇谋,一剑竟孤游。
致葡萄天马,来从万里,换取封侯。
汉骨如霜山积,安用月支头。
直待轮台诏,金甲初收。
博望旧城何处,只三间颓廨,改作官邮。
笑郎当过客,怀古怅悠悠。
步踌躇空庭萧寂,任哀蝉吟占绿槐秋。
摩双眼夕阳低处,忽入边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记述了一个乘船的客人策划了一番奇谋,手握一剑独自游荡。寄托着对远方的向往,想要换取高官厚禄。汉朝的英雄气概如同霜雪覆盖的高山一般,何必借助月支的光辉呢?只待轮台的诏书发布,金甲战士如初见般归来。如今博望城的旧址在哪里?只剩下三间破旧的屋子,可以改造成官方的邮政站。笑谈间,自己不过是过客,心中满是怀古的愁绪。走在空旷的庭院中,寂静无声,任凭哀伤的蝉鸣占据绿色的槐树,秋天的气息愈发浓重。望着夕阳西下,忽然又涌起了边疆的忧愁。
注释
- 乘槎:指乘坐木筏或小舟,象征游历。
- 葡萄天马:象征珍奇之物,或许是比喻美好的愿景。
- 月支:指月亮的形象,可能有象征美好时光的意思。
- 轮台:古代的军事重地,指代朝廷的召唤。
- 博望:指博望城,古代的一个重要地名。
- 颓廨:意指破旧的房屋。
- 秋:象征凋零与怀旧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时翔,清代著名诗人,生于清代中期,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历史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怀。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前途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缅怀与无奈。词中充满了对英雄往事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词中开篇提到“乘槎有客建奇谋”,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和冒险精神的向往;而“致葡萄天马”则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接着,诗人又将视线转向汉骨如霜的历史,体现了对前人英雄气概的钦佩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尤其在“直待轮台诏,金甲初收”一句中,诗人渴望通过努力获得一席之地,然而对现实的无奈又让人感到沉重。
最后的几句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步踌躇空庭萧寂,任哀蝉吟占绿槐秋”,在这份萧条中,诗人似乎在追忆过去的辉煌,同时又被现实的困境所困扰,心中涌起了难以言说的愁苦。整首词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乘槎有客建奇谋,一剑竟孤游”:描写主人公乘船而行,心怀壮志。
- “致葡萄天马,来从万里,换取封侯”:象征追求美好愿景,渴望高官厚禄。
- “汉骨如霜山积,安用月支头”:感慨历史的厚重,现实的渺小。
- “直待轮台诏,金甲初收”:期待凭借能力获得认可。
- “博望旧城何处,只三间颓廨,改作官邮”:描绘现实的破败与对过往的怀念。
- “笑郎当过客,怀古怅悠悠”:自嘲自己是过客,感慨历史。
- “步踌躇空庭萧寂,任哀蝉吟占绿槐秋”:描述静谧的庭院,心中忧伤。
- “摩双眼夕阳低处,忽入边愁”:夕阳西下,带来了新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汉骨如霜山积”,将历史的厚重比作高山,增强了历史感。
- 对仗:全词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如“任哀蝉吟占绿槐秋”,赋予蝉以人类情感,渲染了秋天的孤寂。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现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理想的渴望,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 槎:象征自由与冒险。
- 葡萄天马:代表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 霜山:象征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气概。
- 秋:象征凋零与怀旧。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命运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A. 槎
- B. 霜山
- C. 葡萄天马
- D. 夕阳
-
“博望旧城”指代什么?
- A. 现实的破败
- B. 过去的辉煌
- C. 未来的理想
- D. 历史的教训
-
诗中哪个意象最能体现孤独的情感?
- A. 甘州
- B. 空庭
- C. 金甲
- D. 月支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时翔的《八声甘州》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但王时翔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显豪情壮志。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