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行》
时间: 2025-01-01 16:1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吕梁县水三十仞,于今汹涌乃安流。禹平水土通九州,当此徐兖间,罔水破山始行舟。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尔来二千年,高者乃夷衡者揫。鱼虾龟鳖不可过,飞鸟临之回翔不能留。嗟尔东西南北之人,胡为此中游。到京忘家,归家忘京,不知此险死生隔,其中为心喉。痡人皆化为至夫,吁嗟乎孔庄之叹空悠悠。
白话文翻译
吕梁县的水深达三十仞,如今汹涌的水流变得平静。大禹平定了水土,使得九州相通,在此徐兖之间,无水之地破山而行舟。孔子遇到了至人,他的言论被庄子记载。自那时起已经过去了两千年,高耸的山峰变得平坦,平坦的地方被整理。鱼虾龟鳖无法通过,飞鸟在此回旋也无法停留。感叹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为何要来此地游览。到了京城忘记了家乡,回到家乡忘记了京城,不知道这里的险阻生死相隔,这里如同心喉一般重要。疲惫的人们都变成了至人,唉,孔子和庄子的叹息空空荡荡。
注释
- 吕梁县水三十仞:吕梁县的水深达三十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七尺)。
- 禹平水土通九州:大禹治理水土,使得九州(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划)相通。
- 仲尼逢至人:孔子(仲尼)遇到了至人(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 其言载庄周:孔子的言论被庄子记载。
- 高者乃夷衡者揫:高耸的山峰变得平坦,平坦的地方被整理。
- 痡人皆化为至夫:疲惫的人们都变成了至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祝允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吕梁县的水势变化,通过对比古今水势的不同,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融入了孔子和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吕梁县水势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禹平水土通九州”一句,既是对大禹治水的赞美,也是对古代社会秩序的怀念。而“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则引入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最后,“痡人皆化为至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叹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明代哲理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吕梁县水三十仞:开篇即描绘吕梁县的水深,为后文的对比做铺垫。
- 于今汹涌乃安流:对比古今水势的不同,暗示时代的变迁。
- 禹平水土通九州:赞美大禹的功绩,同时也表达对古代社会秩序的怀念。
- 当此徐兖间,罔水破山始行舟:描绘古代交通的艰难,与后文的“高者乃夷衡者揫”形成对比。
- 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引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增加诗歌的哲理性。
- 尔来二千年,高者乃夷衡者揫: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自然景观的变化。
- 鱼虾龟鳖不可过,飞鸟临之回翔不能留:描绘自然景观的险峻,同时也隐喻人生的艰难。
- 嗟尔东西南北之人,胡为此中游:对来此地游览的人表示感叹,暗示人生的无常。
- 到京忘家,归家忘京:表达对人生选择的困惑和无奈。
- 不知此险死生隔,其中为心喉:强调此地的险峻,同时也隐喻人生的重要抉择。
- 痡人皆化为至夫:表达对人生境界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叹息。
- 吁嗟乎孔庄之叹空悠悠:以孔子和庄子的叹息作为结尾,增加诗歌的哲理性。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水势的对比,自然景观的对比,人生的对比。
- 比喻:将吕梁县的水势比喻为心喉,强调其重要性。
- 典故:引用大禹、孔子和庄子的典故,增加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吕梁县水势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融入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吕梁县水:象征自然景观的变化。
- 禹平水土:象征古代社会的秩序。
- 仲尼逢至人:象征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 高者乃夷衡者揫:象征自然景观的变化。
- 鱼虾龟鳖不可过:象征人生的艰难。
- 心喉:象征人生的重要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禹平水土通九州”是指谁的事迹? A. 孔子 B. 大禹 C. 庄子 D. 祝允明
-
诗中“仲尼逢至人”中的“仲尼”是指谁? A. 孔子 B. 大禹 C. 庄子 D. 祝允明
-
诗中“痡人皆化为至夫”中的“痡人”是指什么? A. 疲惫的人 B. 至人 C. 普通人 D. 官员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祝允明《吕梁行》: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加悲壮,而祝允明的诗更加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杜甫的《登高》。
- 《全宋诗》:收录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祝允明的《吕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