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叹》
时间: 2025-01-01 15:11: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呼嗔不行。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绕桃林道。服箱曾作千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
白话文翻译:
老牛在月光下耕作于原野,耕作的儿童愤怒地呼喊它不前进。牛背上满是疮疤,血流不止,力量耗尽,只能空自哀鸣。太阳落山回家时,牛已经疲惫得快要倒下,水冷草枯,豆子稀少。半夜时分,风霜刺骨寒冷,梦魂依旧在桃林道上徘徊。曾经作为价值千金的健壮牛,背负重物,走远路,受到人们的怜悯。如今被抛弃,不再是原来的主人,吃得饱还不如偷食仓库的老鼠。
注释:
- 带月:在月光下。
- 嗔不行:因愤怒而不前进。
- 瘢疮:疮疤。
- 力乏不胜:力量耗尽,无法承受。
- 羸欲倒:疲惫得快要倒下。
- 萁枯:草枯萎。
- 彻骨寒:极度寒冷。
- 服箱:背负箱子,这里指牛背负重物。
- 千金犍:价值千金的健壮牛。
- 弃掷:抛弃。
- 盗仓鼠:偷食仓库的老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果(约1190-1269),金朝诗人,字无咎,号东篱,山东济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牛的悲惨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和被剥削的现实。诗中的老牛象征着辛勤劳动却得不到应有尊重和回报的劳动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老牛的视角,深刻描绘了其辛勤劳作却遭受不公待遇的悲惨境遇。通过“带月原上耕”、“瘢疮满背股流血”等生动细节,展现了老牛的艰辛和痛苦。诗中的“日暮归家羸欲倒”、“半夜风霜彻骨寒”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老牛的悲惨境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最后两句“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更是对社会不公的尖锐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牛带月原上耕:描绘老牛在月光下辛勤耕作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辛劳的氛围。
- 耕儿怒呼嗔不行:耕作的儿童因老牛不前进而愤怒呼喊,反映了老牛的无奈和儿童的无知。
- 瘢疮满背股流血:具体描绘老牛背上的疮疤和流血,突出了老牛的痛苦和辛劳。
- 力乏不胜空哀鸣:老牛力量耗尽,只能空自哀鸣,表达了老牛的无助和悲哀。
- 日暮归家羸欲倒:太阳落山时,老牛疲惫得快要倒下,强调了老牛的疲惫和无助。
- 水冷萁枯豆颗少:描绘老牛回家后的艰苦生活,水冷草枯,豆子稀少,反映了老牛的生活困境。
- 半夜风霜彻骨寒:半夜时分,风霜刺骨寒冷,进一步强化了老牛的悲惨境遇。
- 梦魂犹绕桃林道:老牛的梦魂依旧在桃林道上徘徊,表达了老牛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服箱曾作千金犍:曾经作为价值千金的健壮牛,背负重物,走远路,受到人们的怜悯。
- 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如今被抛弃,不再是原来的主人,吃得饱还不如偷食仓库的老鼠,表达了老牛的悲惨境遇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瘢疮满背股流血”将老牛的疮疤和流血比喻为劳动者的艰辛和痛苦。
- 拟人:如“耕儿怒呼嗔不行”将儿童的愤怒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牛的悲惨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和被剥削的现实。诗中的老牛象征着辛勤劳动却得不到应有尊重和回报的劳动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老牛:象征辛勤劳动的劳动者。
- 带月原上耕:象征劳动者在艰苦环境下辛勤工作。
- 瘢疮满背股流血:象征劳动者的艰辛和痛苦。
- 日暮归家羸欲倒:象征劳动者疲惫不堪的生活状态。
- 半夜风霜彻骨寒:象征劳动者面临的艰苦环境。
- 梦魂犹绕桃林道:象征劳动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老牛象征着什么? A. 辛勤劳动的劳动者 B. 偷食仓库的老鼠 C. 价值千金的健壮牛 D. 愤怒的儿童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老牛的悲惨境遇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A. 老牛带月原上耕 B. 瘢疮满背股流血 C. 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 D. 梦魂犹绕桃林道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拟人、对仗 B. 夸张、排比、设问 C. 反问、反复、对比 D. 设问、排比、对比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生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劳动者的悲惨境遇。
- 《观刈麦》(白居易):通过描绘农民收割麦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词对比:
- 《老牛叹》与《悯农》:两首诗都通过描绘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劳动者的悲惨境遇,但《老牛叹》更侧重于通过老牛的视角来表达,而《悯农》则更直接地描绘农民的生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杨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