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 其五》

时间: 2025-01-06 09:02:36

封书退贼不念《法华经》,不理《梁皇忏》,贼人来至,情理何堪!

法聪待向前,便把贼来探,险把佳人遭坑陷,消不得小书生一纸书缄。

杜将军风威勇敢,张秀才能书妙染,孙飞虎好是羞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吕 普天乐 其五
关汉卿

封书退贼不念法华经,
不理梁皇忏,贼人来至,
情理何堪!法聪待向前,
便把贼来探,
险把佳人遭坑陷,
消不得小书生一纸书缄。
杜将军风威勇敢,
张秀才能书妙染,
孙飞虎好是羞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对不公与贼寇来袭的无奈与愤慨。首先提到贼人不念《法华经》,不理会梁皇忏悔,面对贼人的到来,心中感到无奈与愤怒。法聪准备迎战,想要探查贼人的动向,却险些让佳人陷入危险之中,最终无法拯救小书生的性命。接着提到杜将军的威风和勇敢,张秀的才华与书法之美,以及孙飞虎的羞愧,暗示了英雄们在面对贼寇时的无能为力与自责。

注释

  • 法华经:佛教经典,象征智慧和真理。
  • 梁皇忏:指梁皇忏悔文,表示对过错的悔恨与反省。
  • 法聪:可能是指某位智慧之者或将领。
  • 佳人:指美好的女子,象征无辜者。
  • 小书生:年轻的读书人,象征着渴望知识与理想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生活在元代初期,以其独特的戏剧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强烈的社会批判和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贼寇横行,民众生活困苦。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贼寇的恐惧和对正义的渴求。

诗歌鉴赏

《中吕 普天乐 其五》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在贼寇侵扰下的社会图景。诗中通过对贼人的蔑视与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与无力感。每个角色的描写都极具象征意义,杜将军、张秀和孙飞虎各自代表着勇气、才华和羞愧,展现出面对恶势力时的无奈与挫折感。通过对法华经和梁皇忏悔的提及,诗人不仅表达了宗教信仰在困境中的无力,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现实的残酷时,精神寄托的微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历史与文化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封书退贼不念法华经:以“封书”表示寄托希望与决心,但贼人却对此毫不在意。
  2. 不理梁皇忏,贼人来至:贼人不仅不理会宗教的忏悔,反而肆无忌惮地来侵扰。
  3. 情理何堪: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无奈与悲愤。
  4. 法聪待向前,便把贼来探:法聪勇敢地准备迎战,试图探查敌情。
  5. 险把佳人遭坑陷:暗示佳人可能因此而受害,体现了对无辜者的担忧。
  6. 消不得小书生一纸书缄:小书生的命运在此刻显得微不足道,令人感到无奈。
  7. 杜将军风威勇敢:描绘杜将军的英勇形象,反映了对英雄的向往。
  8. 张秀才能书妙染:张秀的才华为人所称道,表现了对文化与才华的尊重。
  9. 孙飞虎好是羞惭:孙飞虎的羞愧感则揭示了面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奈。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通过对比英雄与贼寇的形象,突出了社会正义与邪恶的对抗。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抗邪恶的无奈与对社会正义的渴望,展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微小与无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邪恶与混乱。
  • 佳人:代表无辜与纯洁。
  • 书生:象征知识与理想。
  • 将军:象征勇气与正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法华经》是什么?

    • A. 一部文学作品
    • B. 佛教经典
    • C. 道教经典
    • D. 历史书籍
  2. 诗中哪个角色象征勇气?

    • A. 张秀
    • B. 杜将军
    • C. 孙飞虎
    • D. 小书生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快乐
    • B. 无奈与愤怒
    • C. 平静
    • D. 幸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 《西江月·夜行黄河》 - 陆游

诗词对比

  • 关汉卿的《普天乐》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英雄气概,但关汉卿更侧重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饮酒作乐,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戏曲史》
  • 《关汉卿与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