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曲徘徊星汉稀,
夜阑幽怨重依依。
忽似摐金来上马,
南枝栖鸟尽惊飞。
白话文翻译:
一曲琵琶声在夜空中回荡,星星稀疏。夜深人静,幽怨的情感愈发浓重。忽然听到像金属撞击声的马蹄声,南边的树枝上的鸟儿都受惊飞起。
注释:
- 徘徊:徘徊、徘回,形容琵琶声在夜空中反复回荡。
- 星汉:指星空。
- 夜阑:夜晚深沉的时刻。
- 幽怨:深沉而隐秘的怨恨或情感。
- 摐金:形容声响,如金属相撞的声音。
- 上马:这里指骑马的动作。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
- 栖鸟:栖息的鸟。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星汉”源于汉代的夜空描绘,常用于表达孤独和思念的情感。“摐金”则可能与古代的音乐和战马相关,暗示了诗人心中复杂的情感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不多,但其作品常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擅长用音乐、自然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夜听琵琶三首》创作于一个夜晚,诗人可能是在某个静谧的时刻,聆听琵琶声而产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人们对于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本首诗以其独特的音乐感和情感渲染力而著称。首句“一曲徘徊星汉稀”描绘了夜空的寂静与琵琶声的缥缈,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隐秘的情感,带给读者一种孤独感。夜阑时分,周围的环境愈加宁静,但诗人的内心却因幽怨情感而愈加沉重,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
第三句“忽似摐金来上马”则用生动的比喻,将琵琶声与马蹄声相联系,表现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情感冲击。最后一句“南枝栖鸟尽惊飞”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自然界的变化结合,传达出一种感伤的氛围,仿佛是诗人的心情在琴声中被惊扰,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曲徘徊星汉稀:琵琶声在夜空中回荡,星星稀疏,突显出夜的寂静。
- 夜阑幽怨重依依:夜深人静,诗人的幽怨之情愈加明显。
- 忽似摐金来上马:突然听到如金属撞击的声音,暗示内心的情感波动。
- 南枝栖鸟尽惊飞:鸟儿受惊而飞,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琵琶声与马蹄声相结合,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对仗:对称的句式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念与情感的复杂交织,结合音乐与自然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星汉:象征夜空的孤独与广阔。
- 南枝:代表自然界的变化,亦暗示离别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星汉”意指什么?
- A. 星星稀疏的夜空
- B. 一种乐器
- C. 战马的名字
-
诗中“幽怨”一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哀伤
- C. 愤怒
-
“南枝栖鸟尽惊飞”中,鸟儿的飞起象征什么?
- A. 离别与失落
- B. 欢快与自由
- C. 归来与团聚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比较羊士谔的《夜听琵琶三首》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以琵琶为主题,但前者更着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通过叙事展现琵琶的艺术魅力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