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萤》
时间: 2025-01-01 17:52: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 萤
作者: 张采庵 〔近代〕
黄帘绿梦秋无数,萧萧趁凉飞渡。
破月三更,颓坟七尺,添得沉魂低语。
星星黍黍,又青碎游燐,欲行还住。
照影寒光,土花湿染夜来露。
前身是兰是杜,便灵根腐尽,重托微羽。
草际招寻,墙阴祝咒,至竟漂流何处?
当年绣户,问纨扇新裁,素风知否?
且去呼灯,客窗常念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无尽梦境,黄帘下的绿意和微凉的秋风交织着。夜深时,月亮破碎,坟墓在三更时分显得格外凄凉,仿佛能听见沉重灵魂的低语。星星点点,像青色的萤火虫,似乎想要飞去又留恋不舍。月光映照下,湿润的泥土和花朵被夜露浸染。前生是兰花还是杜鹃,灵根早已腐朽,轻羽再托何处?在草丛中呼唤,墙角祈愿,最终又漂泊到哪里?当年绣好的门帘,询问新裁的扇子,清风是否还记得你?不如去呼唤灯火,窗前常常思念你。
注释:
- 黄帘:指黄色的窗帘,象征着秋天的氛围。
- 绿梦:暗示梦境的美好与生机。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颓坟七尺:指墓地,七尺是坟墓的高度,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沉魂低语:指亡者的幽魂在低声诉说,富有哀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采庵,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其诗词风格多为清新幽婉,常常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秋天,诗人可能受到了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齐天乐 萤》是一首充满了秋天意象和幽思的词作。开篇的“黄帘绿梦秋无数”便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氛围,黄帘象征着凋零的季节,而“绿梦”则暗示着对生机的渴望。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生与死、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后面的描写中,“破月三更,颓坟七尺”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坟墓的意象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孤独。诗人通过“沉魂低语”描绘了亡者的灵魂仿佛在与生者诉说,表达了对逝去之人深切的怀念。
整首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在词的最后,诗人以“且去呼灯,客窗常念汝”收尾,呼唤灯火,象征着希望的存在,虽然一切都在漂流,但思念永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帘绿梦秋无数”:黄帘下的梦境无尽,暗示秋天的萧条与美好交织。
- “萧萧趁凉飞渡”:秋风萧瑟,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破月三更,颓坟七尺”:强调夜深时的孤独与生命的短暂。
- “添得沉魂低语”:幽灵在低语,表现出对亡者的追忆。
- “星星黍黍,又青碎游燐”:描绘星星的闪烁,像萤火虫般在夜空中游荡。
- “照影寒光,土花湿染夜来露”:夜露浸润了泥土和花朵,描绘清冷的夜晚。
- “前身是兰是杜”:自问前生的身份,反映对过往的思考。
- “草际招寻,墙阴祝咒”:在草丛中呼唤,墙角祈愿,表现出对命运的追寻。
- “当年绣户,问纨扇新裁”:回忆往日情景,渴望与旧时光的联系。
- “且去呼灯,客窗常念汝”:最后的呼唤,表达对思念的固执与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沉魂低语”暗示亡者的幽思。
- 拟人:通过“灵根腐尽”赋予植物以情感。
- 对仗:如“黄帘绿梦”与“萧萧趁凉”,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逝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人们在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哲学探讨。
意象分析:
- 黄帘:象征秋天的萧瑟与温暖的记忆。
- 萤火虫: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微弱光芒。
- 坟墓:代表死亡与对生命的思考。
- 灯火:暗示思念与希望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帘绿梦秋无数”中的“黄帘”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条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的“沉魂低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期待 -
“且去呼灯”中的“灯”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生命的结束
D. 友谊的光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偏向于强烈的情感;而张采庵的《齐天乐 萤》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
- 《诗词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