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木棉用静庵调及同部韵却寄》
时间: 2025-01-01 18:14: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阳初破千家睡,晴空绛都图展。
绀雪融春,红桑换世,一顾万花容敛。
薰风故苑。问夺目关山,是谁装点。
向暝归鸦,蜡灯如炬引程转。
层楼休纵望眼。交柯馀几树,朱凤曾眷。
濯锦霞轻,堆尘絮薄,客里征衫犹暖。
蓉砂漫检。倩驻景神方,醉颜重见。
梦落欢丛,只怜芳事短。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初升,千家万户还沉浸在睡梦中,晴空如绛色的图画般展开。
融化的雪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红色的桑树换下了寒冬的景象,万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
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故乡的园林,不禁让我问道,那夺人眼目的山川,是谁来装点的呢?
当夕阳西下,归巢的乌鸦飞过,蜡烛如炬,指引着我前行的路。
在高楼上不必再眺望远方,交错的树梢依稀可见,朱凤昔日曾眷恋于此。
轻轻洗净霞光,轻薄的尘埃堆积,客居他乡的我,依然感到衣衫的温暖。
漫步于蓉砂之中,恍惚间醉颜重现,景色让我驻足。
在梦中沉醉于欢快的丛林,只惋惜美好的时光如此短暂。
注释:
- 绛都:指绛色的城市,这里可能是指天边的红色或春天的美景。
- 薰风:温暖的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朱凤:传说中的凤鸟,这里指代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 蓉砂:象征着花瓣或柔软的物质,给人以细腻的感觉。
- 醉颜:形容因景色美好而陶醉的神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庸斋,近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诗风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季,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以“晓阳初破千家睡”引入,描绘出一个宁静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恬静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晴空绛都图展”展现了晴朗的天空和春天的到来,融化的雪象征着寒冬的结束,春意盎然。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薰风故苑”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温暖的春风仿佛将他带回了那熟悉的园林。“问夺目关山”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在“向暝归鸦”的意象中,夕阳西下,归巢的乌鸦象征着归属感与思乡之情。
全诗的情感贯穿始终,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短暂生命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梦落欢丛,只有怜芳事短”结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阳初破千家睡:晨光破晓,万家还在沉睡,展现静谧的清晨。
- 晴空绛都图展:晴朗的天空如绛色的画卷展开,美丽而迷人。
- 绀雪融春:冬天的雪融化,春天来临,象征生命的复苏。
- 红桑换世:红色的桑树象征着新生与变化。
- 一顾万花容敛:一眼看去,万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
- 薰风故苑:春风轻拂,勾起对故乡的思念。
- 问夺目关山:问道那美丽的山川,谁来装点如此动人。
- 向暝归鸦:夕阳西下,归巢的乌鸦象征归属。
- 蜡灯如炬引程转:蜡烛如火炬,指引前行的路,象征着希望。
- 层楼休纵望眼:高楼上不必再眺望,表达了一种满足感。
- 交柯馀几树:交错的树枝,增添了生动的意象。
- 朱凤曾眷:朱凤曾在此停留,象征美好情感。
- 濯锦霞轻:洗净霞光,象征春天的温暖。
- 堆尘絮薄:薄薄的尘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客里征衫犹暖:身处他乡,却感到衣服依然温暖,表现出对生活的满足。
- 蓉砂漫检:漫步于花瓣之中,象征着幸福的时光。
- 倩驻景神方:美丽的景色让人驻足,陶醉其中。
- 梦落欢丛:在梦中沉醉于欢快的场景。
- 只怜芳事短: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表达了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景比作画卷,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蜡烛比作火炬,赋予其指引的功能,使意象更为生动。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短暂生命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阳: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绛都:美丽的景象,象征理想与向往。
- 红桑:象征生命与变化。
- 薰风:代表温暖与生命的气息。
- 朱凤:象征美好的情感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晓阳初破千家睡”描绘的是哪个时刻?
- A. 清晨
- B. 黄昏
- C. 正午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蜡灯如炬”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慨。(对/错)
答案:
- A. 清晨
- 希望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侧重于旅途中的感受。
- 杜甫《春望》:则更为沉重,反映社会动荡中对春天的感慨。
这些作品同样富有情感,展现了不同的视角与主题,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近现代诗歌研究》
- 《诗词鉴赏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