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时间: 2024-12-29 17:40:4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对酒
作者: 曹操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白话文翻译:
在太平盛世中,官吏不会随意叫门。明智的统治者与忠良的宰相们互相尊重,民众之间没有争斗。经过三年的耕作,粮仓里储存着九年的粮食,丰收的谷物应有尽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白发老人也不再负担重任。雨水滋润大地,百谷丰盈。农民骑马工作,施肥于土地。公侯伯子等贵族都爱护百姓,公正地任用和惩罚。子女对父母和兄长恭敬有加。违法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路上没有私自捡拾的现象。监狱空空如也,冬节时仍然不断有节庆。人们都能够安享晚年,恩德普及到草木和昆虫。
注释:
- 对酒歌:指的是饮酒的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 吏:指官吏。
- 贤且明:指统治者聪明而英明。
- 宰相股肱:指宰相和大臣,形容他们是国家的支柱。
- 三年耕有九年储:形容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后建立魏国。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以诗词闻名。
创作背景:
《对酒》创作于曹操治国理政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表达了对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对酒》是一首描绘太平盛世的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通过描写官民和谐、丰收富足的生活,曹操表达了他对良好治国理念的追求。在诗中,诗人对统治者的赞美与对百姓幸福生活的描绘相得益彰,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政治理想。
诗中提到的“爵公侯伯子男”,体现了对贵族责任感的强调,呼吁他们应当以民为本,施行仁政。而“囹圄空虚,冬节不断”则反映了社会正义与治安良好的局面,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意象生动,极具感染力,展现了曹操作为诗人的卓越才能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酒歌,太平时:在太平的时代,饮酒的歌声响起。
- 吏不呼门:官吏不会随意叫门,说明社会和谐。
- 王者贤且明:统治者聪明且英明,治理得当。
- 宰相股肱皆忠良:大臣都是忠诚良善之人。
-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大家互相尊重,民众之间没有争斗。
- 三年耕有九年储:形容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
- 仓谷满盈:粮仓里装满了谷物。
- 斑白不负载:白发老人不再承担重任。
-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雨水滋润,百谷丰盈。
-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农民骑马施肥,勤劳耕作。
-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贵族都爱护百姓。
- 以黜陟幽明:公正地任用和惩罚。
- 子养有若父与兄:子女对父母和兄长恭敬。
-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违法者受到相应的惩罚。
- 路无拾遗之私:路上没有私自捡拾的现象。
-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监狱空空如也,人们安享生活。
-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人人都能安享晚年。
-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恩德普及至草木和昆虫。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爵公侯伯子男”与“子养有若父与兄”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赞美太平盛世下的和谐社会,强调仁政、安民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着欢庆与团圆。
- 谷: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路:象征着社会的秩序与公正。
- 囹圄:象征着社会的安宁与法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操的《对酒》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A) 战乱不休
B) 太平盛世
C) 贫穷困苦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囹圄空虚”意味着什么? A) 监狱人满为患
B) 社会治安良好
C) 刑罚严格
答案:B -
“三年耕有九年储”这句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粮食短缺
B) 丰收富足
C) 居无定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酒》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对酒》更侧重于对社会和谐的理想,而《归园田居》则强调个人的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三国演义》:了解曹操的历史背景。
- 《古文观止》: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