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热客诗》
时间: 2025-01-16 22:11:51意思解释
嘲热客诗
原文展示: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
谓当起行去,安坐正跘跨。
所说无一急,唅一何多。
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
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
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
白话文翻译:
一生中经历过三伏天,路上没有行人。
关门避暑卧床,出门相遇的机会微乎其微。
如今穿着薄衣的人,遇热便跑到人家去。
主人听到客到,皱眉不知如何是好。
以为应该起身离去,却又坐着不动。
所说的话没有一个急迫,倒是唠叨了许多。
我已经疲惫不堪,刚问你今天天气如何。
摇扇的手臂酸痛,汗水正如滂沱大雨。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这也是人之过失。
传达给所有的朋友,热天出行应当受到指责。
注释:
- 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通常是夏季的高温期。
- 褦襶子:指轻便的衣物,适合夏季穿着。
- 颦蹙:皱眉,表示心中不快或为难。
- 唅:表示言语,通常指说话或唠叨。
- 瑕:指缺点或过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三伏”是中国古代的气象学概念,代表着炎热的夏季。作者借此典故表达了对夏日酷暑的无奈和对人际交往中尴尬场面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晓,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创作背景:在古代,夏天的炎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在社交场合中,炎热的天气常常导致尴尬的境地。此诗正是反映了这种社交困境。
诗歌鉴赏:
《嘲热客诗》通过描绘炎热天气下的社交尴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高温天气的无奈,同时也对社交礼仪提出了反思。诗中反复提及的“热”字,不仅仅是天气的描述,更是对人际关系的隐喻,表现出人们在高温下的焦虑和不适。
诗的开头以“平生三伏时”引入,直接切入主题,让人感受到诗人的亲身体验。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主人和客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因天气而产生的情感冲突与尴尬。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摇扇”、“流汗”等细节,增强了诗的生动性与现实感。最后的“热行宜见诃”则是对朋友们的忠告,既是对他人行为的提醒,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现出人际交往中应有的体贴与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三伏时:表达诗人经历炎热的夏季。
- 道路无行车:描绘出夏日炎热时人们的懒散。
- 闭门避暑卧:选择关门避暑,体现出对酷暑的不满。
- 出入不相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闭门避暑”和“出入不相过”,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赋予人物情感,提升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炎热天气下社交困境的描绘,反映人际关系的微妙与复杂,提醒人们在交往中应考虑他人的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日:象征着炎热和人们的无奈。
- 扇子:象征着消暑的渴望与努力。
- 汗水:表现出人在酷暑下的疲惫与不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伏”指的是什么时候? A. 冬天
B. 夏天
C. 春天
D. 秋天 -
诗人对待炎热天气的态度是什么?
A. 开心
B. 无奈
C. 忽视
D. 喜欢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小池》——杨万里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同样描绘了夏季的闷热,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程晓的《嘲热客诗》则更多地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困境,通过对炎热天气的描绘,反映出社交中的微妙与尴尬。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