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
时间: 2024-12-29 17:34: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善哉行
作者: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
释衔不如雨。
白话文翻译
我珍惜自己微薄的福气,早年遭遇贫贱与孤苦。
既没有三迁的教诲,也听不到庭前的闲言闲语。
我的穷苦如同被撕裂一般,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索。
虽然怀有一腔志向,但在此时能够与我相助的人又有多少?
守住贫贱的人,叹息泪流如雨。
悲伤的泪水不断流下,我又怎能见到生的希望?
我希望在穷困的天际,琅邪山倾侧于我的左边。
虽想竭尽忠诚,但愿公能归于楚国。
快人也因我而叹息,心中的情感却无法诉说。
显赫的行为是天意所教,谁又知晓这其中的难处?
我希望何时能够随心而行,这种叹息实在难以承受。
如今我将依靠什么来照耀我的前途?
释放的愤懑不如雨水般来得痛快。
注释
- 薄祜:微薄的福气,指福分少。
- 夙贱:早年贫贱。
- 三徙教:指古代思想教育,三迁是指为教育而迁居。
- 泣涕于悲夫:悲伤之中痛哭流涕。
- 琅邪:古地名,现今为山东省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魏国的奠基人,才华横溢,诗歌风格豪放,常表达志向与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善哉行》创作于曹操晚年,反映了他在权力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善哉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借用个人的遭遇来映射社会的苦难与无奈。首先,诗中对“身薄祜”的自我反省,表现出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怜,强调了命运的捉弄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的“守穷者贫贱”,则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曹操在表达自己志向的同时,也在向世人发出对贫贱者的同情,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痛心。
再者,诗中提到的“泣涕于悲夫”那种无助的情感,传达出他对生存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之间的矛盾。最后,诗的结尾“释衔不如雨”更是通过对比,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挣扎。整体来看,诗歌以其深厚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伟大人物内心的复杂与痛苦,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惜身薄祜:自怜命运微薄的福气。
- 夙贱罹孤苦:早年遭遇贫贱和孤独的苦难。
- 既无三徙教:没有得到迁徙的三次教诲,暗指教育的重要性。
- 不闻过庭语:未能听到他人的议论,表明孤立与无助。
- 其穷如抽裂:形容自己的困境如同被撕扯一般。
- 自以思所怙:只能依靠自己的思考来支撑。
- 虽怀一介志:虽然心中怀有理想抱负。
- 是时其能与:在这个时刻,能帮助我的人又有多少?
- 守穷者贫贱:生活贫困的人,感叹泪流如雨。
- 惋叹泪如雨:对生活的无奈与悲哀。
- 泣涕于悲夫:在悲伤中痛哭流涕。
- 乞活安能睹:乞求生存又怎能看到希望?
- 我愿于天穷:希望在穷困的天际。
- 琅邪倾侧左:琅邪山倾斜于左边,象征着某种寄托。
- 虽欲竭忠诚:虽然想尽心竭力。
- 欣公归其楚:愿意为公能回归故土。
- 快人由为叹:快人也因我而叹息。
- 抱情不得叙:心中有情却无法表达。
- 显行天教人:显赫的行为是天意所教。
- 谁知莫不绪:无人知晓此情何以寄托。
- 我愿何时随:我希望何时能够随心而行。
- 此叹亦难处:这种叹息实在难以承受。
-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如今我将依靠什么来照耀前途?
- 释衔不如雨:释放的愤懑不如雨水痛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如雨”,形象地表现出悲伤的程度。
- 对仗:如“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复:反复表达对贫贱与孤苦的感慨,强化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曹操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祜:象征着微薄的福气和命运的无奈。
- 孤苦:代表着人生的孤独与艰辛。
- 泪:象征着悲伤与无助的情感。
- 琅邪:作为地名,承载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操的字是什么?
A. 孟德
B. 玄德
C. 仁德
D. 公明 -
《善哉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与无奈
C. 愤怒
D. 自豪 -
“泪如雨”中的“雨”象征着什么?
A. 幸运
B. 悲伤
C. 希望
D. 富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短歌行》:曹操的另一首名作,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渴望。
- 《龟虽寿》:同样展现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善哉行》:两者均反映了作者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但李白更侧重于对故乡的眷恋,而曹操则更强调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苦涩。
参考资料
- 《魏晋诗人曹操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曹操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