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荷有赠》

时间: 2025-01-01 16:18:29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荷有赠
作者: 李白 〔唐代〕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玩水的情景,他喜爱那鲜红的荷花。伸手攀折荷叶,荷水荡漾却无法形成完整的圆。远方的佳人如同彩云般令人向往,想要赠送的却隔着遥远的天际。因思念而无法相见,诗人在凉风中感到无奈与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涉江:指涉水而行,表示诗人身临其境。
  • 红蕖:红色的荷花。
  • 攀荷:攀折荷花。
  • 弄其珠:指水面泛起的波纹,如同水珠一般。
  • 佳人:美好的女子。
  • 彩云里:形容佳人如彩云般美丽。
  • 隔远天:相隔甚远,无法相见。
  • 相思无因见:因思念而不能见面。
  • 怅望:心中感到惆怅,望着远方。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红蕖”与古代文人常用的荷花意象相连,象征着清雅与孤高,寓意爱情的纯真与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怀、理想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折荷有赠》创作于李白游历期间,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他在江边观赏荷花,因思念远方的佳人而有所感触,抒发了心中的情感。

诗歌鉴赏:

《折荷有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涉江玩秋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中,清澈的水面与鲜红的荷花相映成趣,展现了秋日的柔美。但随即而来的“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则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无奈一并展现。荷叶的轻轻摇曳,象征着那种无法掌控的思念,似乎是对远方佳人的一种渴望。

接下来的“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诗人对佳人的美好向往与现实的距离形成鲜明对比,情感愈加浓烈。最后一句“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无奈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借助自然景物,巧妙地表现了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以及因距离而生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也让人感受到李白诗歌中独特的豪放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涉江玩秋水:诗人漫步江边,玩赏秋天的水景,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
  2. 爱此红蕖鲜:表达了对盛开的红荷花的喜爱,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3. 攀荷弄其珠:诗人伸手攀折荷叶,水波荡漾,意象生动。
  4. 荡漾不成圆:水面波动却不能形成完美的圆形,暗示了思念的无法实现。
  5. 佳人彩云里:美人如彩云般飘渺,令人向往。
  6. 欲赠隔远天:想要赠送的情感却被远处的天际所隔,突出距离感。
  7. 相思无因见:因思念而无法相见,情感愈加深厚。
  8. 怅望凉风前:在凉风中惆怅地望着远方,情绪低落而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佳人比作彩云,突显其美丽与不可及。
  • 拟人:将荷水的波纹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感受。
  • 对仗:如“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形成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距离。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李白抒发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无奈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无常。
  • 红蕖:象征着爱情的鲜活与美好。
  • 凉风:象征着思念的惆怅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2. 诗中“佳人彩云里”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心中的爱人
    • C. 自然界的云彩
  3. “相思无因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李白的《折荷有赠》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杜甫则在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上有更深的叙述。两者的情感基调均是对思念的表达,却在表现手法和情感深度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