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
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白话文翻译:
长安的夜晚风雨交加,书生在梦中回到昌谷。
温馨的中堂传来笑声,小弟正在溪边种菉菜。
家门口的厚重情意,让我在饥肠辘辘中向往。
我一寸心情如同辛劳,灯下的花光照亮了疲惫的眼睛。
注释:
- 长安:唐代都城,繁华之地,象征着权力与文化。
- 书客:读书人,求学者。
- 昌谷:可能指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或故乡。
- 怡怡:愉快、欢快的样子。
- 中堂:家中正厅,通常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 菉:水生植物,类似于水芹,常用作食材。
- 厚重意:深厚的感情。
- 饱饥腹:指对食物的渴望,表现出对家庭的依恋。
- 劳劳一寸心:形容内心的焦虑和辛劳。
- 灯花:灯光,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 鱼目:比喻目光,通常指眼睛的疲惫或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人生的孤独与追求,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奇异的想象。
创作背景:
《题归梦》作于李贺晚年,他的人生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孤独,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交织,使得李贺的诗歌充满了感伤与哲思。
诗歌鉴赏:
《题归梦》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描绘了长安的风雨夜,书生在梦中回归故乡昌谷的情景。诗的开篇就营造了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意境,长安的夜雨似乎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渗透着一种忧伤与孤独。书客的梦中回到了昌谷,体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深情描绘了家庭的温馨,尤其是小弟栽种菉菜的场景,透出一股宁静与和谐。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一句,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与对温饱生活的渴望,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灯花照亮了诗人的疲惫与内心的焦虑,展现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间的挣扎与思索。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强烈的情感,有效地传达了李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人生的感慨,使读者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安风雨夜:描绘了长安的天气状况,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 书客梦昌谷:书生在梦中回到了理想的故乡,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怡怡中堂笑:体现家庭的温暖与亲情,形成鲜明对比。
- 小弟栽涧菉:生动刻画了家庭生活的细节,增添了亲切感。
- 家门厚重意:表达对家乡深厚感情的渴望与依恋。
- 望我饱饥腹:流露出对生活的渴求与对家庭的思念。
- 劳劳一寸心:抒发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 灯花照鱼目:灯光照亮了疲惫的眼睛,象征着希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花”比作希望的光芒,照亮了诗人的内心。
- 对仗:如“书客梦昌谷”和“小弟栽涧菉”,展现对比的美感。
- 意象:长安、昌谷、灯花等意象,构成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乡与家庭的温暖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切的感受,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挣扎。
意象分析:
- 长安:象征繁华与孤独。
- 昌谷:理想的故乡,寄托了诗人的归属感。
- 中堂: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 灯花:希望与温暖的象征,照亮黑暗中的心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书客”指的是: A. 农民
B. 读书人
C. 商人
D. 官员 -
“小弟栽涧菉”中的“菉”最可能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水果
D. 一种药材 -
“灯花照鱼目”中“鱼目”主要比喻的是: A. 眼睛的疲惫
B. 眼睛的美丽
C. 心灵的安宁
D. 视力的好坏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贺的诗则更侧重于家庭情感与生活细节。
- 杜甫《春望》: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苦闷,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全集》
- 《唐代文学史》